燙傷是家常事,尤其是在生活中的廚房操作時更是時常發生。如果不注意處理,燙傷后會形成水泡,給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帶來不便。那么,正確處理燙傷后起水泡有哪些方法呢?下面就詳細介紹一下以供參考。
第一步:急救處理
一旦發現燙傷起了水泡,一定要及時處理。如果水泡尚未破裂,可以用消毒針頭在水泡邊緣扎一兩個小洞,排出水泡內部的液體;如果水泡破裂,應用干凈紗布輕輕擦拭清洗,注意不要撕掉水泡上面的薄膜,以免感染。
第二步:局部處理
可用冷水或冰水沖洗燙傷處5-10分鐘,沖洗后把燙傷部位用干凈的干紗布或者吸水紙吸干,但是不要摩擦或揉搓。不要使用冰塊或者冷豆袋直接放在燙傷皮膚上,因為這樣會加重皮膚的損傷。另外,也不要用牙膏、醬油、香油或者醋之類的東西來涂敷或者包扎燙傷部位。
第三步:用藥處理
燙傷后可以在燙傷處涂上燙傷藥,消毒藥或者燙傷專用保護膜。使用燙傷藥可以緩解疼痛,起到防止感染,促進愈合的作用。使用藥品時一定要注意藥品的保質期和用藥方法,超過保質期的藥品和不規范的用藥方法會造成一定的傷害。
第四步:日常護理
燙傷后日常護理也非常重要,要保持燙傷處潔凈干燥。除了特殊情況,不要涂抹隨意的外用藥品,更不要用粗糙的棉花或紗布等物品清理燙傷處,因為這樣容易受到感染。盡可能避免擠壓、摩擦、碰撞和劇烈運動。如果水泡破裂,保持燙傷處干凈并密封保護。
總之,對燙傷后起的水泡,我們應該保持冷靜,在處理時要及時、正確、規范。同時,我們還要把護理工作做好,避免出現并發癥。如果燙傷部位出現異樣或者情況嚴重不能自行處理,應該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