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孫殿英(關于孫殿英的介紹)

5424

1、孫殿英(1889年—1947年),乳名金貴,字魁元,河南永城人,自稱是明朝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孫承宗的后裔。

2、1928年,投靠國民黨,任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因在河北馬蘭峪盜掘清東陵而聞名。

3、1930年,參加中原大戰反蔣,失敗后為張學良收編。

4、抗戰爆發后,歷任冀察游擊總司令、新五軍軍長。

5、1943年,在河南對日作戰時被俘,旋投汪偽任“豫北剿共軍總司令”。

6、抗日戰爭結束后又追隨蔣介石“反共”,打內戰。

7、1947年,被解放軍所俘。

8、1947年,病逝于戰犯收留所。

1、孫殿英(1889年—1947年),乳名金貴,字魁元,河南永城人,自稱是明朝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孫承宗的后裔。

2、1928年,投靠國民黨,任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因在河北馬蘭峪盜掘清東陵而聞名。

3、1930年,參加中原大戰反蔣,失敗后為張學良收編。

4、抗戰爆發后,歷任冀察游擊總司令、新五軍軍長。

5、1943年,在河南對日作戰時被俘,旋投汪偽任“豫北剿共軍總司令”。

6、抗日戰爭結束后又追隨蔣介石“反共”,打內戰。

7、1947年,被解放軍所俘。

8、1947年,病逝于戰犯收留所。

1、孫殿英(1889年—1947年),乳名金貴,字魁元,河南永城人,自稱是明朝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孫承宗的后裔。

2、1928年,投靠國民黨,任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因在河北馬蘭峪盜掘清東陵而聞名。

3、1930年,參加中原大戰反蔣,失敗后為張學良收編。

4、抗戰爆發后,歷任冀察游擊總司令、新五軍軍長。

5、1943年,在河南對日作戰時被俘,旋投汪偽任“豫北剿共軍總司令”。

6、抗日戰爭結束后又追隨蔣介石“反共”,打內戰。

7、1947年,被解放軍所俘。

8、1947年,病逝于戰犯收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