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社會經濟壓力大,很多年輕夫妻都忙于事業,不得不將孩子交給老人照顧,而不同的老人對此卻有著不一樣的看法,如果老人思想開明,年輕夫妻往往能夠輕松不少。前段時間一段街訪小視頻的主角一位蘇州外婆更是受到了20多萬網友的點贊。她的觀點就是自己帶好孩子就可以了,孩子的教育問題要留給寶爸寶媽,以免有老人管教孩子,讓年輕人覺得太過放松開始當撒手掌柜,等到老人教不動孩子時,問題就變得麻煩了。
老人帶娃 老人帶娃 老人該不該帶娃 寶寶健康受損、家庭矛盾等 孩子記憶力有限等每個家庭的養育方式不同,孩子也有個體差異,沒有天生會帶寶寶的媽媽,都是在不斷地學習中,慢慢增長帶娃的經驗。有的寶媽把“累死了”當作口頭禪,經常掛在嘴邊,寶寶也顯得不太聽話,不好帶;而有的寶媽帶娃很輕松,很享受生活,娃的表現也很令人驚嘆,一看就是教養有素的樣子。
老人帶娃問題采訪
新手寶媽們在一起交流的時候,除了會討論寶寶的護理、教育問題,還會吐槽一些家長里短,其中被吐槽最多的,可能就是老人的帶娃問題了。比如,老人主動過來帶娃,結果連孩子的養育方向也要管,弄得寶媽的處境很尷尬,導致很多婆媳問題滋生。因此,一個采訪時說自己只帶娃,不管娃的外婆就火了有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老人,詢問對方“老人應不應該幫忙帶孩子?”
覺得幫忙的老人回答得比較簡單:“年輕人比較忙,可以幫忙”或者“有時間有精力的話,可以幫,但不是絕對的”。但是有一位外婆的觀點卻引得幾萬人大贊。老人表示自己只帶娃,不管娃,她不能不幫工作忙的子女帶娃,增加他們的生活負擔;同時也不能剝奪子女做父母親近孩子的權利。
比如如果子女只是為了出去打麻將,而將孩子交給老人帶,她是不答應的,她認為不能讓年輕人覺得老人可以幫他們做好一切,于是撒手不管孩子。
而且這位外婆也認為,孩子需要父母自己教育才行,她可以在子女不在的時候,將小孩放到第一位,盡照顧責任,但不會管教育問題。每天無論女兒女婿回來多晚,只要外孫女沒睡,就會讓她和自己父母親近。
部分老人帶孩子的問題
這位外婆如此明事理的講話,真的是讓很多網友感同身受呀,也有所領悟。難怪一些網友,特別是照顧孩子的寶媽,在視頻下留言:真希望家里有“同款老人。”確實,如今很多有很多老人,在帶孩子上都不是很靠譜,傷害了部分寶媽和寶寶。你們有過相同的經歷嗎?
寶寶健康受損
前段時間,有兩位出生不久的寶寶都因為亞硝酸鹽中毒,被送進醫院急診。寶寶還不是一家的,卻都因家里長輩認為孩子直接喝奶粉會上火,于是用熬煮的蔬菜汁沖奶,并且沖一次還喝一天,結果導致其中的亞硝酸鹽超標,孩子喝了之后中毒。
寶媽淪為喪偶式帶娃
因為,女性身為母親,喂奶的事情離不開她,就導致照顧寶寶是寶媽的主要責任,但是一個照顧娃很困難,再加上產婦身體需時間恢復,于是必須要有幫忙的人。本來另一個帶娃的是寶爸,又因為他要工作,就需要長輩來替代他照顧孩子。但這個導致很多父親主動成為甩手掌柜,特別是公公婆婆來帶娃的,心疼兒子上了一天班,說什么也要讓對方好好休息。結果很多孩子爸就認為帶娃真的是一件簡單的事,不需要自己操心,心安理得地都交給寶媽了。
家庭矛盾嚴重
也有老人比較固執、強硬,在帶娃的過程中,也不忘樹立權威,同時認為自己有過經驗,比現在的年輕人帶得更好。于是不僅喜歡照顧孩子起居,還喜歡把握大的培養方向,甚至管起了年輕人的生活,但因為育兒方法不能讓寶媽信服,導致矛盾滋生,爭吵不斷。如今在老人帶娃的過程中,還有一個奇怪現象,就是寶寶明明是外婆帶大的,但之后孩子卻與她不親近了,反而更親近奶奶。
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
當今社會,由于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很大,沒時間照顧孩子,因此,很多時候都是家中的老人在負責帶孩子的。勢必老人和年輕人之間因為育兒理念不同會發生爭執,那么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么大家知道嗎?接下來將會為大家解答。
孩子的記憶力有限
寶寶在三歲左右有一個“兒童失憶癥”,會忘記以前發生的事情,于是在孩子小時候帶過他,長大后卻沒時間見面的外婆,會逐漸被遺忘,和小家庭親近的奶奶,則被娃記住了。
老人的出發點不同
外婆更心疼女兒,奶奶更心疼孫子。比如寶媽生病的時候,外婆不讓娃鬧媽媽,讓她好好休息;奶奶則不在乎,結果孩子當然更喜歡奶奶了。
家庭結構的問題
現在仍然有大部分的家庭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是別人家的,孫子和爺爺奶奶一家,比和外公外婆的關系更親密,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自然容易與外婆產生隔閡。
新手父母最好不要為了圖省心,就隨便答應老人過來帶娃,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也要將大家的責任劃分清楚才行,以免矛盾重重,娃也帶“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