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相親的新標準選擇包括教育背景、是否獨生子女、戶籍是否城鎮等,90后大多是獨生子女,現階段他們的發展前景非常好。因此,他們自然對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這導致了他們對婚姻的看法存在差異。此外,90后大多在文化上受過高等教育,他們對某些問題的看法與老一輩有很大不同。所以現在,大多數90后在考慮結婚時,首要考慮的不再是房子和汽車的問題,而是三觀或默契等問題,這相當于追求一個精神層面。
相親 相親 Blind Date 經人介紹后,定日期,初次正式會面 中國民間婚姻民俗一些人可能覺得,受生活壓力影響,許多獨生女會優先選擇兄弟姐妹較多的男性,等將來到了中老年,家里有年幼的孩子以及高齡父母時,能有親人幫忙承擔壓力,但實際上,比起將來可能發生的事情,也有很多人更在乎如今的生活。一些90后女生表示,如果選擇非獨生家庭,她可能沒辦法與對方共同生活幾十年。
女性的考慮因素
女方和有兄弟姐妹的男方談婚論嫁,會覺得很辛苦,主要是對方家里缺乏界限感,這也是很多家庭中存在的問題。界限感不強的人無法做到親疏有別,不僅將自己的私有財產隨意分出去,還惦記著另一半的東西。這就會導致許多家庭矛盾發生。
男方有姐姐
“前任男友家里有個姐姐,剛談戀愛時覺得家里兄弟姐妹多,以后生活起來更加熱鬧,后來卻發現,自己無論如何也融入不了他們的家庭,男友和姐姐的關系太過親密,互相叫對方寶貝。
如果我和他姐姐同時有急事,他一定選擇對方,明明都已經是見過家長要談婚論嫁的關系了,但我還覺得自己是一個外人,最后忍受不了,只有分手了。”
男方有妹妹
都說有哥哥的女孩很幸福,但對于哥哥的女友而言就很痛苦了,上周忍不住和丈夫吵了一架,我們自己在家洗碗,都是手洗,他卻在妹妹結婚時送了一臺昂貴,平時也是禮物不斷,明明這是我們夫妻的共同財產,他憑什么總是給妹妹花。去他父母家吃飯也是,他和妹妹坐在一起打游戲,我卻像個保姆在廚房里忙來忙去,太膈應人了。
男方有兄弟
前任總說自己是大哥,有照顧父母和弟弟的責任,而且以后他結婚,家里幾乎要拿出所有的積蓄買房,付彩禮,辦酒席,留給弟弟的太少了,因此他以后賺錢的也要幫扶弟弟才行。
話雖沒錯,但用我們的夫妻共同財產養弟弟又算什么,而且人家是親兄弟,我將來做了大嫂,表現得太過小氣很可能會被人說閑話。
男方姊妹年齡小
前任家里有一個5歲的弟弟,每次我們約會就是帶著小朋友到處玩,而且這孩子還特別調皮,突然耍起賴來,怎么都哄不好,可憐我20多歲就體驗到了當媽的感覺。
不過也多虧這些約會讓大腦冷靜下來了,之前父母都勸我別和對方在一起,說什么他們家有這么小的孩子,以后父母肯定幫不了多大忙。還會讓你幫襯小的。
當時只覺得結了婚就是一家人,這些都不算什么,但等真正在一起過日子后,才發現突然有個小孩要照顧,是多么讓人疲憊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