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扎針灸后注意事項千萬別忽略了,6大中醫禁忌可別忘

5424

針灸之后的注意事項包括不要過度勞累、不要過度發脾氣、不要大驚、不要過分驚嚇、不要過度飽餐,因為過度進行上述的一些運動或者存在一些情緒的異常,會改變精氣的運行方式,讓氣血逆亂,不僅針灸的療效會降低,甚至會出現一些副作用。針灸以后患者一定要注意避風,不要讓風直接吹到穴位。因為在古代也有記載,如果風吹到穴位,穴位會隆起,會出現一些不好的情況,會讓風邪留滯體內,出現一些其它的情況。還有好多的疾病,尤其是一些老年性的疾病,針灸治療后患者要注意多休息,避免活動,避免勞累。

針灸后注意事項千萬不要忽略

針灸屬于一種中醫理療方法,是中醫治病保健常見的一種手段,針灸可起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扶正祛邪等作用,針灸雖然好,但是在做針灸時有許多注意事項一定不能忽略,以下是針灸后的注意事項。

  • 禁止洗澡,針刺后皮膚表面可存在針孔,短時間內還未完全愈合,做一建議針刺完當天盡量不要洗澡,洗澡時水中的病原體可能進入針孔,容易引發炎癥感染,其次,熱水還會導致毛細血管擴張,引發出血,若不利于傷口恢復。
  • 避免劇烈運動,針灸后不要進行劇烈的活動,打球、游泳這類活動千萬不能做,因為劇烈運動后可能大量出汗,汗液在針孔表面可能引發細菌生長,導致感染,還會引起針孔部位疼痛,引起不適,建議靜養休息一個小時左右,然后再進行其他活動,這樣可以提高療效。
  • 避免受涼,針灸后24小時內避免接觸冷水,同時要注意保暖,避免針刺部位受涼,最好不要吹風、吹空調,因為從中醫角度來說受涼可使外邪侵襲機體經絡,引發局部僵硬、疼痛等不適,反而不利于疾病恢復,針灸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 避免搔抓,針灸后應避免在局部進行搔抓、摩擦等,手上有很多細菌,在搔抓的過程中不僅會造成皮膚損傷,還可能引起感染,所以針灸后建議大家盡量不要搔抓患處,如果覺得癢可用棉簽沾酒精點涂在瘙癢的地方。
  • 注意飲食,針灸后不要飲酒以及吃的過飽,這可能會可能會導致皮膚充血、出血或嘔吐等癥狀,同時也不要進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此類食物可能影響治療效果,還可能刺激胃腸道黏膜,引發不適。

大家如果有做針灸的需求,除了不要忽略針灸后的注意事項,最好提前了解以下針灸前的禁忌,這樣可以避免大家在做針灸上當受騙,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花費和損傷,比如以下幾個方面。

  • 過于疲勞、精神高度緊張、饑餓者最好不要做針灸,以免出現暈針,加重不適。
  • 嬰幼兒囟門部、風府、啞門穴等穴位禁止針刺,以免損傷嬰幼兒大腦和神經。
  • 孕婦腹部、腰骶部,以及合谷、三陰交、昆侖、至陰等穴位禁止針灸,以免引發子宮收縮導致流產。
  • 患有出血性疾病者,如白血病、凝血功能障礙等不宜針刺,以免出血不止。
  • 皮膚感染、潰瘍、瘢痕和腫瘤部位,針刺會加重病情,不予針刺。
以上就是針灸前后的注意事項總結,僅供參考。建議大家在針灸治療前后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并選擇最佳的針灸時間,這樣效果會更好,另外,如果在診療過程中如果出現明顯的不適,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日常生活健康指南

在日常生活中,健康指南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對一些病情有著很好的幫助,而且還能讓大家不花冤枉錢,百益而無一害,基于此本文整理了一些些日常生活健康指南,有需要的可以了解一下。

  1. 1.血栓最怕一個動作
  2. 2.濕氣最怕1個動作
  3. 3.肚子脹氣7妙招快速排氣
  4. 4.醫院專用版抑郁測試
  5. 5.做一次霧化傷一次肺
  6. 6.枸杞泡水三不要
  7. 7.8種人千萬不能艾灸
  8. 8.流鼻涕變好的三個過程
  9. 9.腰扭傷后千萬不要一直躺著
  10. 10.這些行為就不要恐艾了
  11. 11.不要輕易懷疑自己得了腸癌
  12. 12.針灸后注意事項千萬不要忽略

以上日常生活健康指南招僅供參考,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自行選擇對應的部分進行參考。當然,因為每個人的體質和實際情況不一樣,所以身體有不適除了參考日常生活健康指南,還需要及時就醫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