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嬰幼兒腹瀉應急處理及預防措施 嬰幼兒一直拉稀怎么辦

5424

腹瀉,通俗點叫“拉肚子”,是指每日排泄的大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不成形。腹瀉在嬰幼兒中很常見,一旦出現,家長應當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加強預防工作。

一、嬰幼兒腹瀉的原因

1.感染性腹瀉: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引起的腹瀉。常見的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霍亂弧菌、輪狀病毒、腺病毒、諾如病毒等。

2.食源性腹瀉:由于食物質量差,食物污染或腐敗引起的腹瀉。

3.藥物性腹瀉:某些藥物如抗生素可引起嬰幼兒腹瀉。

4.其他原因:如過敏反應、腸道功能障礙等。

二、應急處理

如果寶寶有腹瀉癥狀,家長應該立即采取以下應急措施:

1.水分補足:寶寶腹瀉后,由于水分大量丟失,容易出現脫水癥狀。所以應及時補充水分,可以讓寶寶喝些白開水、淡鹽水、米湯等,禁止喂食魚、肉等難消化的東西。

2.飲食調整:寶寶腹瀉后腸胃功能減弱,食物消化不良,家長應該根據寶寶腹瀉情況及時調整飲食。可給寶寶吃流質飲食,如稀飯、米粥、面條湯等,逐漸增加飲食量。

3.用藥:如果寶寶有腹瀉癥狀,可口服一些抗菌藥物。但是,藥物不能過量使用,必須由醫生具體指導。

三、預防措施

1.勤洗手:家長在給寶寶喂食前必須洗手,以避免手部細菌污染寶寶食物。

2.消毒餐具:使用餐具前要進行消毒,這是防止細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3.定期消毒:寶寶使用的奶瓶、奶嘴及玩具等物品一定要經常消毒,這是嬰幼兒腹瀉預防的關鍵。

4.注意飲食:寶寶飲食要注重多樣化,食物口味要清淡,尤其是在夏季避免生冷食物,要保證飲食衛生。

綜上所述,嬰幼兒腹瀉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媽媽們要多加注意寶寶的日常生活和飲食。如果出現腹瀉癥狀,及時采取應急處理措施,并注意防止腹瀉二次感染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