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兒童智商的因素
大家普遍認為兒童的智商完全取決于基因遺傳,其實不然,影響兒童智商的因素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先天性因素,一個是后天性因素。
先天性因素
先天性的因素主要指遺傳因素,孩子的智力與父母的智力有關系,特別是男孩子,主要取決于母親的智力,是因為智力的基因主要存在于x染色體上。所以說孩子的智力與遺傳存在一定的因素,但是遺傳并不是決定孩子智商的決定性因素。
后天性因素
后天性因素包括母乳、飲食、肥胖、環境、藥物等,孩子的智商與后天性因素有著比較大的聯系。所以就算是孩子先天智商不足也可以通過后天性的培養來改變。
一、母乳
母乳中含有多種促進兒童智力發育的活性物質,特別是對智力發育有重要影響的牛磺酸比牛奶要高出10倍之多。據調查,吃母乳長大的兒童比吃代乳品長大的兒童智商要高出3-10分左右。
二、飲食
吃肉過多或貪吃的孩子智力會減低。不吃早餐的孩子智力會受到影響,這是因為早餐攝入的蛋白質、糖、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都是健腦的重要成份。
三、肥胖
體重超過正常兒童20%的孩子,其視覺、聽力、接受知識的能力都會處于較低的水平。這是因為肥胖兒過多的脂肪進入腦內,會妨礙神經細胞的發育和神經纖維增生。
四、環境
生活在枯燥環境里的兒童,如棄嬰,得不到母愛及良好的教育,智商會較低。據研究調查表明,這類孩子3歲時平均智商僅為60.5,反之,處于良好環境的3歲兒童智商平均為91.8。
五、藥物
某些藥物也是會影響兒童的智力,比如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可使智商偏低,當停藥若干年后,智商便會有所提高。
心理學家新發現:高智商的兒童并非是遺傳,都有3大特性。
高智商兒童三大特性
國外著名心理學家劉易斯·推孟,根據自己的實驗數據后發現。他提出新的觀點:高智商的孩子并非都是來自基因遺傳,而且有很大一部分的孩子都會有下面這3大特性:
具備想象力
劉易斯·推孟根據長期跟蹤的研究數據證明:大多數高智商的孩子,并不都是天生就很聰明,但是他們大多是比較具有想象力的。
其實,這一點從很多偉大的科學家身上都可以看到,比如:愛迪生,年紀輕輕就已經運用光學原理來制造了燈泡。再比如愛因斯坦,小時候更是有各種古靈精怪的想法,甚至還經常會“拆家”。
可能在很多家長眼里,覺得這是孩子搗蛋的表現。但其實這是孩子具備想象力的一種特有的特性。這樣從小就很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孩子,他們的智商基本上是不會低到哪兒去的!
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孩子,他們不會安安穩穩呆在父母為他們安排的環境中成長。這些孩子他們大多很有自己的想法,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追求目標。
尤其是一些有著古靈精怪、天馬行空想法的孩子,這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而且還說明孩子的大腦較為活躍不受禁錮,這恰恰就是孩子聰明的一種表現。
專注力較強
孩子的智商高低與否,和他們專注力的強弱,也同樣有非常直接的聯系。孩子專注力比較強的話,他們的智商也往往會比較高,這一點在生活當中,其實是很容易就會發現的。
很多智商相對較高的人,他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往往會全神貫注,很難會被外界所打擾。作為家長,從小一定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其實孩子專注力最弱的時期大多是在幼兒園階段。
幼兒園階段的孩子,最長的專注力時間大約在15~20分鐘左右。但是后天家長可以多注意提升孩子專注力的培養。隨著孩子專注力的提升,會讓他們的智力也越來越高。
家長除了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成長和學習環境之外,平時也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愛好。讓他們多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這樣更能在無形中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身體相對強健
最后一個可能是很多家長常常會忽視的一方面,那就是強健的體魄,也是能讓一個孩子擁有高智商的條件之一。可能在很多家長眼里,孩子的身體素質和孩子的智商高低,應該沒有直接的聯系。
但其實,強健的體魄確實是高智商的表現之一。雖然有些人常喜歡把文弱書生掛在嘴邊,但是其實那些聰明的孩子往往身體各方面協調性比較強,身體素質也會比較高。
這是因為,在人體運動的時候會產生一種叫做多巴胺的物質——多巴胺,能夠促進大腦神經元之間的聯系。它可以讓孩子的大腦因受到刺激,而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所以,父母一定要多注意多讓孩子參加一些體育鍛煉,如果只會一味地死讀書的話,對大腦的發育是不夠的。
育兒寄語與期許
父母都希望能夠參透孩子高智商的秘訣,其實孩子智商的高低,遺傳基因只是一方面,后天發育和培養同樣會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加優秀的話,就一定要多注意培養孩子以上這三個方面。
此外,由于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所以培養的時間和呈現效果也是有所區別的。作為父母不要急于求成,培養孩子本來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長期堅持。對于寶寶智商不高的情況,可以適當的培養,多多發掘孩子的優勢長處,充分發揮孩子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