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養成囊胚成功的比例還是比較高的,根據養囊胚的流程和步驟來看,胚胎養囊并不復雜如果胚胎本身質量可以的好,很容易養成,不過也有可能會出現養囊不成功的情況,可能是精卵子質量、染色體異常導致,建議放松心情,多補充葉酸,有利于囊胚的養成。
胚胎養囊成功比例并不低
胚胎養囊胚成功比例
胚胎養成囊胚的成功比例大概為4:5,也就是說養囊成功的概率大概為80%左右,比胚胎移植成功率高,從胚胎發育流程和步驟來看,其發育后,更有利于成功著床,對于患有反復不孕的患者是可以考慮培養囊胚移植。
胚胎養囊的步驟不難
囊胚培養的流程和步驟
養囊之所以成功比例高是有原因的,從流程來看其發育后潛能更好,囊胚一般是取卵取精之后在體外受精之后的第5—6天,具體的發育流程和步驟如下:
天數 | 發育階段 |
第0天 | 試管嬰兒促排打夜針后36—38小時后取卵,過幾個小時后加精子受精,一般把這一天定為第0天; |
第1天 | 過夜后上午觀察卵子是否受精(是否有兩個原核); |
第2天 | 觀察受精卵是否分裂,是幾細胞(4細胞最好),是否有碎片(沒有碎片好),是否對稱(對稱的好); |
第3天 | 同第2天,看是幾細胞(一般8——10細胞為好),看是否有碎片和是否對稱; |
第4天 | 胚胎發育到桑椹胚階段; |
第5天 | 胚胎發育到囊胚階段。 |
根據囊胚培養的流程和步驟來看,并不復雜,比較容易養囊成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畢竟,母體才是胚胎發育最合適的環境,再好的模擬也不能完全替代子宮環境。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不缺乏養囊過程中可能會全部都被淘汰,如果淘汰的胚胎都不培養,就在胚胎期進行移植,移植成功的概率極低。所以,養囊是一把“雙刃劍”,需要綜合權衡。
胚胎養囊胚失敗的3大原因
胚胎養成囊胚如果失敗了,可能是由于精子和卵子的質量存在問題,也有可能是由患者存在一些自身的疾病,例如染色體異常等導致,另外實驗室的環境影響因素也比較大。
實驗室環境也可能導致養囊失敗
養囊失敗一般與精子和卵子的質量、染色體異常、實驗室環境等因素有關,具體如下:
三大原因 |
|
在胚胎發育成囊胚的過程中,患者一定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情緒,避免過于緊張,同時也需要補充體內的葉酸,有利于發育成囊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