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成長總是讓人倍感欣慰,但“抬頭、翻身、爬行、邁步……”種種成長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讓家長忙得不可開交的。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哪些月份是最讓父母們吃盡苦頭的呢?
一、1個月到3個月——“零活動期”
寶寶出生后的頭三個月是“零活動期”,因為他們還沒有學會翻身或趴著,只會靜靜地躺在床上。然而,在這個階段,寶寶要依賴母親來喂奶,還要不斷清洗尿布、氧化銅、紗布等護理物品。這些瑣事吃掉的時間和精力,可不比其他月份少。
二、6個月左右——“會翻身期”
小寶寶這時已經會翻身了,他們會趴在床上、翻身,感覺世界充滿了新趣味。這時候就需要極度關注,因為母愛使然而老媽總是擔心寶寶會出意外,每個小時都要走訪寶寶的房間,檢查寶寶是否安穩入睡,一有動靜就要扶起寶寶。這種階段的繁瑣程度可能不如“零活動期”那么強和頻繁,但一旦錯過,嬰兒會面臨許多意外傷害。
三、10個月左右——“會爬行期”
寶寶10個月左右開始學會爬行,腿部力量增強,開始運動越來越多。多數孩子這時候是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做手腳,甚至放大音箱和各種三分鐘熱度的嘗試。這個時候,家長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照顧他們,從治療勝利、擦傷、清掃家里等等瑣事都比這之前更增加了許多。
四、1歲之后——“開始學走路期”
孩子一歲前后,學會慢慢站立,知道用小手扶著東西走。此時學會走路成為寶寶的主要任務,家長就要扶著孩子走,做各種多雙手的事情。在這個階段,家長的笑容可能會更加燦爛,因為寶寶學會了走路,成為了“小大人”,但也會讓父母們感到更加的“疲勞”。
五、2歲——“自我意識增強期”
孩子到了2歲,開始有了自我意識,對很多事情有著自己的想法,同時也開始表現出自己的個性。這時候作為父母的你可真真正正成為了孩子的管理者了,要在教育、飲食、睡眠等方面多費心。孩子的情緒也開始波動起伏,有時候會情緒失控,需要家長花更多的時間陪伴他們,這個階段的生活也是讓父母唏噓不已的階段。
再次提醒:帶孩子不是一樁輕松的事情,要耐心,要有毅力,要有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為孩子創造一個有愛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