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卡介苗接種后如何處理膿包 卡介苗正常化膿圖片

5424

卡介苗作為一種預防結核病的疫苗,是嬰幼兒必須接種的疫苗之一。在接種卡介苗的過程中,我們經常聽到“正常化膿”的說法。那么,什么是正常化膿?接種后膿包怎樣處理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一、什么是正常化膿?

卡介苗注射后,注射部位會出現局部硬結。接著,一段時間后,硬結周圍會出現紅腫,最終形成一個膿包。這個膿包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正常化膿。正常化膿實際上是一種免疫反應,是機體對卡介菌表現出的免疫反應,它正常情況下不會引起其他病變,也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害。

二、卡介苗膿包處理流程

1. 觀察時間

正常情況下,卡介苗接種后膿包大約在5-12周左右會自行愈合。如果膿包長時間未消退,或出現明顯的感染癥狀(發熱、紅腫、膿液外溢等),應立即就醫。

2. 輕度處理

如果出現正常化膿,應及時進行處理。首先,要用紫外線消毒燈或75%的酒精消毒擦拭注射部位。然后,再用一次性注射器將膿汁吸出來,注意不要擠壓膿包。處理完后,用碘伏擦拭注射部位,并貼上無菌敷料。

3. 重度處理

如果膿包太大,或病人體質較弱,造成感染時,應就醫進行處理。一般情況下,醫生會將膿包切開排出,再進行清創、消毒,并幫助愈合。術后要注意創口的消毒和護理,以避免感染。

三、卡介苗接種后需要注意什么?

1. 禁止揉搓

卡介苗接種后,注射部位會出現硬結。這時,我們千萬不要揉搓或按壓硬結。因為這樣會加速硬結吸收和膿包形成,嚴重的話,還可能會引起局部出血和感染。

2. 禁止用藥

卡介苗接種后,不要隨便使用任何藥物(如抗生素、消炎藥、皮膚藥膏等)。因為這些藥品可能會增加感染的風險,并影響卡介苗的有效性。

3. 休息不要太久

卡介苗接種后,注射部位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不適感,這是正常的生理反應。此時,我們應該多休息、多喝水,放松心情,減少活動,讓身體自行恢復。

4. 定期觀察

卡介苗接種后,應定期觀察注射部位,記錄炎癥變化情況。如果感覺不適或變化不對,應及時就醫。

總之,卡介苗正常化膿是一種免疫反應,是接種后機體對卡介菌表現出的正常反應,不必過度擔憂。在接種前務必了解卡介苗接種的相關知識,并遵照醫生或接種者的要求進行操作,以免影響接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