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期照常,突然分娩來臨 #
這是每一個準媽媽都不愿面對的情況,但是在疫情期間,這種事情比以往更有可能發生。在疫情期間,很多產婦都面臨著不能回家分娩或者無法邀請醫生進行家庭分娩的難題。本文將為大家分享印度孕婦在家分娩的一段經歷,以提醒大家要認真維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安全。
## 不能回家分娩的煩惱 ##
Zara 是印度比哈爾邦的一位準媽媽,她原本計劃在孩子出生前的兩個星期離開孟買,在婆婆家度過產期。但是,由于新冠病毒肆虐,印度宣布全國封鎖,使她無法回家。Zara 在孟買定居,她通過視頻咨詢醫生確定了她的預產期是在 3 月 22 日。但是,她無法預知封鎖期間醫院的運營狀況。
## 疼痛開始,家人無從著手 ##
3 月 17 日晚,Zara 感到宮縮開始。Zara 的丈夫和婆婆很著急,但是他們無法租車去醫院,因為此時通行禁止。這樣的情況在全國都發生著,印度的孕婦們面臨著巨大的困難。Zara 的丈夫和婆婆試圖視頻聯系他們最初聯系的醫生,但是醫生倍感無力,只能叮囑他們用熱水袋緩解疼痛。
## 沒有規劃,沒有幫助 ##
在這種不能預知的情況下,Zara 和她的家人一無所知,他們只能像農村家庭傳統的方式處理分娩。Zara 在屋子里走來走去,試圖緩解宮縮痛苦。婆婆準備一些家屬在印度常用的傳統方法,如熱水袋和止痛藥。但是 Zara 認為她們不足以緩解她的疼痛。她覺得這種情況下,自己必須教育家人。然而,由于年輕人的素質和教育程度提高了,即使是農村的新娘和特定村莊的女子,她們也更加注重孕期保健和分娩過程。
## 沒有醫生,沒有分娩計劃 ##
Zara 和她的家人發現,他們無法打電話給任何醫院,因為全國通訊管制,電話無法接通。他們開始尋找有經驗的產婦,但是很不幸,這種情況下能夠幫助他們的人也無法被接觸到。此時,Zara 準備好面對孩子的誕生,她只能憑借對別人分娩的經驗,摸索著安慰和鼓勵自己,并盡可能地減輕疼痛。
## 安全出生的奇跡 ##
在 Zara 辛苦折磨了 13 個小時后,她的兒子終于安全出生了。作為社區的義工,Zara 的丈夫有一些基本的竄門包扎醫療知識,并能較好地控制生產的情況。他們在家庭的光環下接生。雖然新生兒需要監控,但他們沒有醫生,沒有藥品,也沒有專業監護設備。
## 總結 ##
雖然世界各地的情況都不同,但是從這種困境中生還的 Zara 和她的家人都經驗到了首要的心理層面的教訓:要時刻準備面對比他們更艱難的情況。一旦他們意識到什么事情即將發生,他們就必須自己設法去應對。為了防范這種情況的發生,現在這個時期我們必須盡可能地讓孕媽媽們和孩子們感到安全,考慮到足夠的幫助,為他們建立一個穩定和健康的環境,讓他們能夠獲得最好的護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