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是人體支撐重心最低的部位,具有承受上肢和軀干重量的功能,也是連接下肢和軀干的橋梁。分離型骨盆骨折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創傷,其中以恥骨聯合分離最為常見。恥骨聯合是骨盆的最前部和最下部的兩個恥骨相互連接的部位,它是整個骨盆的一個重要支撐區域。
一、恥骨聯合分離的定義
骨盆分離型骨折指髂骨、骶骨、坐骨、恥骨之間的骨折或脫離,恥骨聯合分離是指恥骨和恥骨聯合分離,伴有韌帶損傷。恥骨聯合是成人髖關節最前部的一個關節,它主要由兩個相互連接的恥骨連成,恥骨聯合分離是指兩個恥骨之間的連結被破壞,導致髖關節的不穩定。
二、診斷標準
1.臨床表現:受傷后突然疼痛,特別是在下肢外展或負重行走時疼痛更明顯,伴有步態障礙、不能直立行走甚至站立。局部有明顯觸痛點,觸痛點呈倒三角形分布。
2.影像學:正位和側位X線片可以發現恥骨上下兩端之間大于2.5cm的間隙,或者恥骨上下兩端的對稱性改變。在斜位X線片上,可見到恥骨下端后傾。
三、評估方法
1.評估疼痛程度:采用VAS評價標準,分值范圍0-10。0表示無疼痛,10表示最嚴重的疼痛。
2.評估關節穩定性:采用AP位和斜位X線片觀察恥骨聯合間隙的變化,確定其穩定性。
3.評估髂腰肌功能:檢測患者髂腰肌的活動情況。髂腰肌是維持骨盆平衡、保持身體穩定的肌肉之一,如果有損傷,會影響患者的步態和行走能力。
4.評估神經功能:檢查下肢神經的功能,并觀察有無神經損傷的表現。
四、治療方案
1.病情穩定的患者:采取保守治療,包括局部呈位、應用冰敷,對于疼痛嚴重者采用鎮痛藥物。臥床休息1~2周后,逐漸恢復正常活動。
2.病情不穩定的患者:要立即行手術治療,恢復韌帶的連結,穩定髖關節。手術后需嚴格遵守醫囑,注意骨盆支承功能的恢復訓練,避免大幅度的直立行走和搬運重物。
五、注意事項
1.對于受傷患者,應盡早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診斷和治療,密切觀察傷情演變,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2.對于手術治療的患者,在術后應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康復訓練,定期復查,以避免手術失敗或復發。
3.加強健康教育宣傳,普及避免骨盆受傷的知識,降低骨盆分離型骨折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