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無侵入性DNA檢測四大風險引關注 無創dna為什么被叫停

5424

10月10日,民政部出臺《民政部關于規范未成年人父母親子鑒定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所有未成年人親子鑒定均應當以采血樣本方式進行。此前,鋪天蓋地的無創DNA親子鑒定廣告刷屏大街小巷,網店以及社交媒體等。那么,為什么突然叫停無創DNA親子鑒定呢?

01 風險一:數據安全難保

無創DNA親子鑒定是通過孕婦血液中的游離DNA的含量進行親子鑒定。在進行這種基因檢測時,檢測機構需要收集一些重要的DNA數據,包括孕婦和父親的DNA數據。

這種大量的DNA數據信息一旦被泄露或被黑客入侵,后果將不堪設想。泄露的DNA數據可以被利用來制造偽造的DNA信息,從而導致嚴重的安全問題,如個人信息泄露、詐騙、商業間諜行為等。而黑客入侵也可能導致這些數據遭到惡意篡改、損壞或丟失。

02 風險二:可能產生心理傷害

無創DNA親子鑒定還容易引發爭執和家庭矛盾。畢竟,不管是因為嫌疑人成年后追認父親身份,還是因為無法解決自己的自閉癥和遺傳病問題,這種測試都可能會引起一些精神和心理上的不適或疾病。不但如此,一些文化地區甚至認為這種行為是對家庭感情的背叛,因此會極力反對這種檢測方式。

03 風險三:權威認證難以保障

無創DNA親子鑒定的確切準確度仍然受到質疑。在國內,即使是侵入性親子檢測,也容易被騙一些不良檢測機構,更別說無創親子鑒定了。

而且,目前還沒有權威機構認證,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研究和測試,無法確定所有機構都能夠達到高質量的DNA數據收集和處理。如果不能基于確鑿的證據(如法律文書或公證書)進行確認,人們可能會輕信虛假或不準確的結果。

04 風險四:失敗率較高

無創DNA親子鑒定雖然非常高科技,但也需要高度的系統集成和數據處理能力。一些不良檢測機構或不合格檢測機構在處理數據時容易出現失誤,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甚至誤判,給當事人和家庭帶來重大損失。

雖然現在已經叫停了無創DNA親子鑒定,但是在法律上面并沒有一個明確的的規定。因此,我們在面對這種檢測時,還需要格外的謹慎和小心,不要輕信不合格或不可靠的檢測機構,更加不能依賴不專業的檢測結果來解決親子或其他相關問題。唯有通過規范、專業和權威的檢測機構,才能保障我們的合法權益和家庭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