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惡露是隨著胎盤排出而流出的血液和子宮壁的剝落組織,它主要由血液、細菌和子宮內壁的剝落物組成。產后出血是非常常見的,但如果已經過了產后6周還在出血,或伴隨惡臭、疼痛等癥狀時,需要注意是否為產后感染。如果產后惡露已經轉為草黃色或白色透明,并且血量逐漸減小,一旦突然出現大量出血或惡露變紅,一定要警惕,下面就是一些產后惡露異常的常見病因和急救措施。
一、子宮肌肉痙攣
子宮肌肉痙攣可以導致劇烈的下腹痛,多見于初產婦。在哺乳期間,它更容易發生,因為荷爾蒙的變化會影響子宮的收縮。在這種情況下,婦女應該躺下,停止用力,并進行深呼吸練習以放松子宮。如果情況嚴重或持續,請及時就醫。
二、產后感染
產后感染是因為子宮內有細菌或病毒感染所導致的,并且可能會導致高熱、惡露附帶腥臭、腹痛、脫水等癥狀。如果有疑慮,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必要時接受藥物治療。
三、產后子宮內膜炎
在分娩和產后期間,細菌和病毒可以進入到宮腔內,并引發產后子宮內膜炎。這種情況需要盡早診斷和治療,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和手指去除宮腔內的污穢物。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宮外孕和不孕等后果。
四、產后出血
產后出血是最常見的產后干擾之一。它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最重要的保持孕產婦健康項目之一。如果產婦的惡露顏色轉為紅色或開始流淋漓的血液,甚至到了大出血的情況時,需要立即就醫救治。
五、子宮頸撕裂或切割
子宮頸撕裂或切割是分娩中常見的事件,特別是在初產婦中。通常情況下,子宮頸會自然擴張,以允許胎兒順利通過產道。如果子宮頸沒有正確擴張,婦女會經歷腰痛、陰道出血和產后疼痛不適等癥狀。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手術切除或修復子宮頸裂傷,包括縫合和輸液保護。
總之,產后惡露異常是一種需要重視的狀況,需要及時就醫。產婦平時應該注意衛生、休息、調理好身體,以預防產后并發癥的發生,保持身體的健康,讓寶寶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