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家長來說,讓寶寶吃飯成為了頭疼的問題。不想吃,挑食,拒絕新鮮的蔬菜水果,吃飯變成了每天的戰斗。這不僅僅是讓父母苦惱,還可能影響寶寶營養攝入不足,甚至營養不良。那么,如果寶寶不愛吃飯怎么辦呢?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
一、不要強迫寶寶吃飯
當寶寶不想吃東西的時候,千萬不要強迫他吃飯,更不要打罵或者貶低寶寶。這樣會讓寶寶對飯菜產生厭惡情緒,也可能在心理上引起厭惡食物的情況。比較好的做法是,在保證寶寶健康營養的前提下,適當地給予寶寶自主選擇的權利。
二、嘗試多種食物
如果寶寶總是對某種食物不感興趣,不妨嘗試換一下做法。比如用不同的調料烹制,或者換做不同的配料,同時注意顏色搭配,令食物更加美味。而且你可以將食物做成五顏六色的造型,增加食欲。當然,寶寶不喜歡的食物要慢慢地逐漸加量,慢慢讓寶寶習慣并逐漸接受。
三、制定規律的飲食計劃
每天制定規律的飲食計劃,這樣寶寶會在固定時間就餐,有規律性的飲食時間可以讓寶寶產生較強的主動性。同時,有固定的飲食時間,寶寶不容易餓到太難過,做出更好的飲食決策。扁平的飯盤和小勺子都可以成為好幫手。
四、營造輕松愉悅的就餐氛圍
讓寶寶在愉快的氛圍中享受美食是十分重要的。在飯桌上講故事、聽歌曲或是參加小游戲,都可以讓就餐時間更加有趣,讓寶寶樂于接受不同的食物。
五、多鍛煉
適當的運動讓寶寶身體更健康,食欲也會有所提高,而且稍微用點力氣的活動,可以讓寶寶更容易感到饑餓。適當的讓寶寶參加戶外運動,可以增加食欲。
六、避免零食
孩子還年幼,飽食不知味的能力相當有限,如果在餐前再吃些零食,就容易造成食欲不佳。而且不要讓寶寶時刻在零食的氛圍中,這樣就不會希望面對有營養可言的食物了。
七、家長要具有良好的餐桌魅力
對于孩子來說,家長是他們生活中重要的角色。如果家長平時不注重飲食,寶寶的飲食也就成了一個嚴峻的問題。家長在平時做事上要有自信,對食物的可愛要有感染力,這樣寶寶才會愿意去嘗試食物。
總之,如果寶寶不愛吃飯,家長要耐心,多嘗試,可以選擇一些方法逐漸調整,不要著急,細心地去照顧寶寶,讓寶寶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