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季的來臨,戶外運動和旅游的人群也在逐漸增多。而狂犬病,作為一種病死率幾乎百分之百的傳染病,備受大家恐懼。狂犬疫苗則被視作控制疫情、保護人類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近年來一些聲音卻在質疑狂犬疫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甚至有醫生公開表示反對。此時,我們需要如何正確看待狂犬疫苗,了解其究竟是否需要打,以及如何保障自身安全和健康呢?
一、狂犬病的危害性
由于狂犬病患者死亡率幾乎為100%,因此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嚴重的人畜共患病之一。狂犬病病毒通過動物(犬、貓、猴等)叮咬、抓傷人體傳播,引起人腦組織炎癥,臨床表現為發熱、頭疼、惡心、嘔吐、抽搐、痙攣等,最終會導致人死亡。一旦被咬傷,如果沒有及時接種狂犬疫苗,患者病情會急劇惡化,難以挽回。
二、狂犬疫苗的作用
狂犬疫苗是一種有效防止狂犬病傳播的疫苗。被狂犬病病毒感染后,人體需要啟動免疫系統來產生對抗病毒的抗體。而狂犬病疫苗,就是將病毒滅活或者減毒后的病毒株注射到人體內,促使人體免疫系統產生對抗狂犬病病毒的抗體,從而達到預防狂犬病的目的。
三、狂犬疫苗的種類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狂犬疫苗一般分為兩種:人用狂犬疫苗和動物用狂犬疫苗。人用狂犬疫苗一般分為接種前和接種后疫苗,接種前疫苗主要用于旅游、探險等前往高危地區的人員接種。接種后疫苗主要是發生了狂犬病病毒暴露的人接種,以預防感染;動物用狂犬疫苗則主要針對犬、貓、猴等動物,用于預防動物傳播狂犬病病毒。
四、狂犬疫苗的安全性
任何一種醫療應用的藥物或疫苗都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安全性問題。但是,在臨床實踐中,狂犬疫苗已被廣泛應用,安全性得到充分驗證和肯定。疫苗接種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主要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發熱、皮疹、咳嗽、乏力等,一般會在疫苗接種后數小時內消失,極少數病例可能會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例如昏迷、抽搐、高燒等,但這樣的病例極其罕見,每年報告的疫苗不良反應率非常低。
五、正確接種狂犬疫苗
旅游、探險的人員,尤其是經常接觸貓、狗等動物的人士,應當及時接種狂犬疫苗,以預防病毒感染。在狂犬疫苗接種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接種前應當告知醫生自己的健康狀況和藥物過敏情況,尤其是孕婦或者有哮喘、支氣管炎、心臟病等疾病的患者。
2. 接種時必須咨詢過醫生,使用合格的疫苗產品,并按照指導劑量和時間接種。
3. 接種后應密切觀察自身身體反應,如出現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
4. 接種疫苗后,仍然要注意預防動物咬傷事件的發生,尤其是戶外活動人員。
六、醫生不建議打狂犬疫苗
和其他任何一種藥物、治療方法一樣,狂犬疫苗對于一些特殊人群來說,或許并不適用。比如有嚴重心臟病、哮喘、支氣管炎、青霉素過敏等病史的人,應該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接種,并且嚴格控制劑量和時間。
然而,一些網上流傳的“醫生不建議打狂犬疫苗”的言論,卻沒有任何法律的或者醫學的根據,屬于錯誤的信息和迷惑消費者的行為,應當引起大家的警惕和注意。
在最后,我們必須強調:狂犬疫苗是預防狂犬病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之一。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狂犬疫苗,既能預防疾病,又能保障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