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印跡法(Western Blotting)的6個基礎步驟:1.樣品制備2.通過凝膠電泳分離蛋白質 3.蛋白質轉移(電印跡)到膜上 4.膜封閉 5.免疫檢測6.靶蛋白顯印
WB法可用于檢測天然和合成來源的蛋白質。來自表達系統(tǒng)的重組蛋白和來自生物樣品的內源蛋白都可以用蛋白質印跡法檢測。
對于要通過WB分析的蛋白質,首先必須要處理含有目標蛋白的樣品,以使目標蛋白質可用于分析。例如,在篩選表達時,通過裂解細胞來釋放蛋白質,使其進入分離基質。
蛋白質提取之后可以進行變性和還原,目的是將蛋白質分解成一級結構,因此蛋白質在電泳期間可以根據不同的分子量分離。
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變性凝膠電泳 (SDS-PAGE) 使用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SDS)包裹蛋白質,掩蓋蛋白質固有的電荷并賦予它們大小成正比的整體均勻電荷。
接著要使用凝膠電泳將蛋白質分離,將樣品加載到凝膠中,并施加電壓,蛋白質向正極遷移。凝膠的密度阻礙了它們的遷移,使它們能夠按大小分開。分離后,通過將凝膠和膜直接接觸并施加電場將蛋白質拉入基質中的原理,將蛋白質轉移(electroblotted,電印跡)到膜上。
蛋白質轉移之后是膜封閉步驟,該步驟使用蛋白質溶液來最大限度地減少非特異性相互作用。然后將膜與特異性結合目標蛋白質的一抗一起孵育。在進一步的封閉步驟之后,偶聯(lián)的二抗與一抗結合,從而使靶蛋白可視化。
比色或化學發(fā)光底物都可用于顯示來自報告酶偶聯(lián)物的信號。使用成像設備檢測來自熒光染料偶聯(lián)物的信號,并可用于同時檢測多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