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觀察記錄一
觀察目的:通過觀察,了解幼兒對區域中新投入材料的自主探索、使用和操作情況 觀察區域:益智區 觀察對象:童童、果果、瑜瑜 年齡:3歲 時間:2016年10月 觀察者:樹老師 觀察內容:
今天在益智區新投入了一些廢舊材料,是各種大小不同的有蓋瓶子,目的是請幼兒在區域游戲中給瓶和蓋一一配對,并感受擰緊、擰松的力度。投放前老師并沒有特別介紹材料的玩法,幼兒進入區域還是會選擇熟悉的材料進行操作。我發現后提醒瑜瑜可以玩這些瓶子,并沒有指導玩法。瑜瑜把這些瓶子擺在桌子上,一個個按高矮順序擺成一排。后來童童果果也加入進來,她們將小瓶子放進大瓶子里,然后蓋上蓋子。后來又把一個個蓋子都擰下來擺好,當作餐具玩起了做飯的游戲。
分析與評價:
區域材料在投放后,教師沒有指導,幼兒反而自主去探索出更多的玩法,他們利用材料進行模仿游戲,大大的激發了幼兒自主探索的興趣和想象力。但在幼兒自主探索到一定程度時,教師還是應該給予一定指導,將幼兒探索的玩法進行總結,并將一些新的玩法教給孩子,甚至在幼兒對某一項材料逐漸失去興趣時,教師可添加一些輔助材料或者創造新的玩法來吸引幼兒,以便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獲得持續的樂趣。
措施:
有些半成品或廢舊材料在投放后可以鼓勵幼兒自主探索玩法,比如益智區的瓶子,娃娃家的一塊布等等。有些成品材料,尤其是具備特定規則的材料在投放時就應該教會幼兒玩法,比如投放五子棋、斗獸棋等。教師應該觀察幼兒在區域中與材料的互動情況,以便及時的對材料進行補充和改進,創造更多幼兒與材料的互動方法和機會。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觀察記錄二
觀察目的:通過觀察了解幼兒在建構區中的搭建情況,以及區域材料投放是否合適 觀察區域:建構區 觀察對象:牛牛、大小寶 年齡:3歲 時間:2016年10月 觀察者:樹老師 觀察內容:
牛牛、大寶、小寶這幾個小朋友最近幾次區域活動都選擇了建構區。他們最初在區域中最喜歡玩各種成品玩具小汽車,而且經常發生爭搶現象。后來他們開始使用拼插材料自己搭汽車、飛機、火車等。最近我發現他們搭的東西造型越來越來越奇特,漂亮。而且大寶、小寶有時會合作搭建。牛牛會用各種顏色的拼插積木有規律的排列搭建一座高樓。他們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有個輪子,希望他們的作品可以移動,輪子成了他們熱衷的材料。有一次,我發現一個搭建好的建筑,說:“這個真漂亮!”大寶自豪的說:“那是我們的城堡。”
分析與評價:
首先,我看到小朋友們在建構區的搭建過程中不斷成長,從成品玩具到半成品搭建再到情境創設,從平行游戲到簡單的合作與分享。持久的選擇一種區域,一是表現出了男孩子對建構區特有的興趣偏愛。另一方面幼兒在持續的探索中會有新的自我發現和提升,他們會根據已有的經驗不斷進行新的創造。所以教師對幼兒的區域選擇不應該過多干涉,給他們更多自主探索和成長的機會。
措施:
1、幼兒在進行區域游戲時,盡量保證30分鐘以上,這樣幼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拼搭,發現問題,再次構建,時間太短,孩子的熱情得不到滿足,也不會有作品呈現。
2、教師對幼兒的表現要持續觀察,可以適時指導,但不可過分干預,要相信孩子自我發現和自我提升的機會。
3、搭建的目的不在于完美作品的呈現,而在于作品由簡單到復雜過程中孩子的思考。
4、教師可適時提供一些新的材料,供幼兒實現新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