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冠一詞起源于我國古代,是指男子年滿二十歲、女子年滿十五歲時正式成為成年人的儀式。但是,在現代社會,由于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環境等眾多因素,時常出現對于及冠年齡的不同認識。那么,真正的及冠年齡是多少歲呢?和小編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及冠是多少歲
及冠之年是指20歲,男子滿二十歲之后,舉行“及冠”之禮,表示已經是成年人了。冠禮由父親主持,并由指定的貴賓為行冠禮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別代表擁有治人、為國效力、參加祭祀的權力。加冠后,由貴賓向冠者宣讀祝辭,并賜上一個與俊士德行相當的“美”字,希望成為受人尊敬的貴族。
古代年齡的稱謂
0歲:初度、赤子、襁褓、湯餅之期。
1歲:牙牙。
2歲:孩提。
8歲:總角、童齜、始齔、髫年、始齔、齠年。
9歲:九齡、黃口、指數之年。
10歲:幼學、外傅之年。
12歲:金釵之年。
13歲:豆蔻、舞夕之年。
15歲:及笄、束發、舞象之年、成童、鄭玄。
16歲:二八、破瓜、碧玉年華。
20歲:加冠、結發、弱冠、桃李年華。
24歲:花信年華。
30歲:而立之年、始室、克壯、半老徐娘。
40歲:不惑(不惑之年)。
50歲:艾、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
60歲:耳順、耳順之年、還歷之年、花甲之年、高齡、下壽、耆。
61歲:還歷壽。
70歲:從心之年、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
80歲: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耋之年、中壽、傘壽。
88歲:米壽。
90歲:上壽、鮐背。
99歲:白壽。
100歲:期頤、期頤之年、上壽。
女子及笄之年是指多少歲
及笄之年,漢語成語,拼音是jí jī zhī nián,意思是指女子滿了15歲。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出自《禮記·內則》。
在現代生活中,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文化和地域背景等因素會影響著人們對于及冠年齡的認知。但是,我們依然可以通過基本規則來確定一個人的及冠年齡,并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相關規定和習俗。更多精彩資訊請多多關注本站信息推送,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