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坊15年
關公坊創(chuàng)始人是關公坊酒業(yè)的董事長鄧軍。
湖北關公坊酒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原湖北當陽關公酒廠,2002年由稻花香集團整體并購重組。組建成立宜昌市關公坊酒業(yè)有限公司,2006年更名為湖北關公坊酒業(yè)有限公司。
公司現(xiàn)擁有固定資產1.5億,有員工1300余人,總占地155.55畝,以生產關公坊白酒為主。
關公坊價格表
這個不太清楚,我估計應該是百十塊錢吧,現(xiàn)在的白酒也沒有太大的價格差別,我喝的茅臺貴之樽跟八尊窖藏就是百十塊錢的 幾百的都有。
關公坊1850
這個酒不貴38度的大概40元左右,42度的要貴些60幾元。
關公坊十年多少錢一瓶
關公坊1850是一個系列的酒,分為洞藏 窖藏 典藏 等產品。樓上說的75/瓶應該是典藏酒 最貴的是洞藏酒。具體價格根據(jù)當?shù)厥袌觥S袀€市場還有特別為該市場生產跟合適該市場的產品比如說一般1850都是38度,有的地方更佳接受高度酒也許會有42度或者更高,其價格也不為相同。
關公坊15年多少錢
精制酒是17元一瓶,最低有賣15元 鐵盒的是38元
關公坊15年酒多少錢
62度衡水老白干,裸瓶,性價比爆棚,才十來塊錢一瓶,價格便宜的讓你懷疑是不是酒精兌水,但確實好喝而且不上頭,如果喝的慣老白干,相當不錯的口糧了!性價比第一!53度玻汾有人推薦了,我再推薦個50度杏花村,45-50一瓶,杏花村各種山寨比較多,注意辨別,汾酒集團杏花村。30塊錢的湖北酒 關公坊,前幾年很喜歡喝,都讓別人帶的,后來工作變動很少喝到了,網(wǎng)購過不是那個味,不知道是買假了還是酒變了。
關公坊5年多少錢
宜昌位于我國湖北省西南部、長江上中游分界處,擁有悠久的歷史。宜昌十大名酒如下:
1.楚園春。楚園春酒業(yè)位于湖北宜昌遠安。
2.關公坊。關公坊位于宜昌龍泉鎮(zhèn),屬于湖北稻花香酒業(yè)旗下品牌。
3.枝江大曲。枝江大曲產于湖北枝江市。
4.稻花香。稻花香位于湖北宜昌龍泉鎮(zhèn)。
5清樣。
6特妙。
7陶星、君之紅。
8五峰包谷燒。
9長陽木瓜酒。這種酒,巴哥給它取名“五加一”。即由苦蕎、高梁、小麥、糯谷、玉米等五種糧食,加上資丘皺皮木瓜而釀成。
10宜都五糧液,劍南春。
關公坊是哪里產的
湖北有百億級的勁酒,有區(qū)域名酒白云邊和稻花香。卻為何都沒有上市?在資本圍獵與行業(yè)整合大潮下,湖北酒業(yè)該做出何種選擇?
?
鄂酒沒有一家上市成功的企業(yè)
長期以來,最讓鄂酒引以為豪的,是本地消費者對鄂酒極強的認知度和忠誠度。這種忠誠度,撐起了勁酒、稻花香、白云邊等一大批酒類企業(yè)的市場。
勁酒是鄂酒帶頭大哥。自1998年改制后,發(fā)展進入快車道。2001年,企業(yè)更名為勁牌有限公司,同年銷售收入高速增長到3.6億元,而當年的保健酒老大上市公司海南椰島收入則為4.18億元。到2016年,勁牌實現(xiàn)銷售收入92.15億元,椰島被遠遠甩在身后。
稻花香是湖北乃至中國酒業(yè)的一個傳奇。創(chuàng)始人蔡宏柱做醬油起家,1986年接手當?shù)氐男【茝S,1992年改名為湖北稻花香集團公司。2006年集團總銷售收入18億元,2010年完成70億元,2016年稻花香集團成功躋身500億企業(yè)俱樂部,其中酒業(yè)收入23億元。
白云邊是區(qū)域酒企的優(yōu)等生。白云邊一直以武漢市場為中心,以湖北市場為根據(jù)地,走香型差異化路線,在牢牢占據(jù)省內白酒首選品牌地位的基礎上,走出湖北,走向全國。2011年,銷售收入破30億元大關,2016年達到43.54億元。
雖然多年來頻頻傳出上市傳聞,不過上述三家為代表的鄂酒軍團卻至今沒有一家上市公司。
?
鄂酒為什么沒上市?
一類是資金充足,缺乏上市動力。勁酒是典型的案例。
勁牌現(xiàn)金流狀況一直良好,多元化投資早已經拓展到了從酒業(yè)、礦業(yè)、食品、大健康,到期貨、資產管理、房地產、物業(yè)、中藥、化工、電子科技等十多個行業(yè),其中不乏銀行、金融等趨勢性和價值高的行業(yè)。也就是說,勁酒即使需要募集資金,也有以較低成本募集資金的渠道,上市最主要的融資功能對勁酒吸引不大。
對于勁牌這樣業(yè)績穩(wěn)健的企業(yè),上市傳聞接連不斷,從之前的美爾雅,到長航鳳凰,再到武昌魚,都曾與勁酒傳出過借殼消息,直至勁牌董事長吳少勛一再發(fā)聲“企業(yè)不上市,還未到上市的時候”,傳聞才稍稍停歇。
另一類是陰差陽錯錯過了機會。稻花香和白云邊即是如此。
早年,維維股份尚未收購枝江時,稻花香就曾傳出與平安信托洽談戰(zhàn)略入股細節(jié),為上市做準備。然而之后并未看到雙方有具體推進動作。后來稻花香又傳出借殼湖北金環(huán)等上市公司的信息,但事后也都不了了之。稻花香曾多次公開表示,公司一直沒有放棄過上市,但上市時機一直不成熟。
白云邊也曾積極籌劃上市,2011年企業(yè)就曾規(guī)劃利用3-5年的時間上市,但正好遇上證監(jiān)會暫停IPO。有傳聞稱白云邊也曾想借殼武昌魚,最后也不了了之。
?
鄂酒不上市的得與失
鄂酒沒有上市企業(yè),在以下幾個方面優(yōu)勢非常明顯。
首先保證了企業(yè)絕對的話語權。
其次,在財務上有著靈活性、主動性,而財務上的自由使企業(yè)決策更容易落地,決策也更快速。如稻花香先后收購了關公坊、楚都酒業(yè)、秭歸屈原酒廠和昭君等四個品牌,不出手則已,出手必一劍封喉,一步到位。
第三,企業(yè)避免在激烈外部競爭中裸奔。上市企業(yè)因為所有權和經營權高度分離,為了保證權益人的利益,上市公司要對多方信息進行披露,而數(shù)據(jù)的披露很多時候暴露了企業(yè)的意圖。鄂酒不上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底牌被翻開。
不上市有不上市的好處,但是對比上市企業(yè),鄂酒可能失去的更多。
以洋河為例,洋河2009年上市,當年的營收為40億元,凈利潤16.7億元,勁牌則為29.37億元億元,雙方的差距約10億左右。2010年,洋河積極利用資本杠桿,推動洋河和雙溝的整合。2016年,洋河股份實現(xiàn)營收171.83億,較勁牌的92.15億多出近80億,幾乎兩倍于勁牌。與之相比,勁酒盡管增長速度很快,但是與有資本助推的上市企業(yè)相比,步子依然不夠大。
如果將視野轉換到整個板塊的角度,同樣意義重大。如徽酒板塊,徽酒企業(yè)中有四家上市企業(yè),古井、口子、迎駕貢和金種子。還有徽酒集團也力爭在2018年上市。
業(yè)內素有“東不入皖”的說法,指的就是安徽省內高度競爭的白酒市場。在省內,徽酒已經形成了以古井為引領,以迎駕、口子、種子三大品牌為副翼的品牌集團模式,外加文王、宣酒、臨水、高爐家等各有增長,徽酒板塊整體200億左右的市場份額已經被上述品牌和全國名酒分刮殆盡,外拓已經成為徽酒發(fā)展的必由之路。企業(yè)外拓就需要更多的資本支持,上市是徽酒在整個白酒行業(yè)中的重要區(qū)位優(yōu)勢和強勁的發(fā)展勢頭的一種結果。
當企業(yè)紛紛走出省內,在省外連成片,“徽酒”整體品牌就會得到良好的傳播,帶動徽酒產品市場的良性發(fā)展,推動徽酒在外埠市場的滲透,提升徽酒的整體品牌影響力。
相比之下,鄂酒發(fā)展至今,給行業(yè)以及消費者的感覺依舊是名頭還不夠響亮,酒企在全國市場上的話語權相對較少,缺乏能引起行業(yè)轟動,行業(yè)效仿的領軍企業(yè)。就是因為整個板塊的話語權不強,板塊內部聯(lián)動較少的原因。
?
鄂酒該何去何從?
上不上市都是一種的選擇。但對鄂酒來說,面對洋河新江蘇市場戰(zhàn)略的推進、古井聯(lián)手黃鶴樓的滲透,川酒東征等,鄂酒與外來者的競爭與碰撞愈演愈烈,鄂酒還能抵擋多久?長期的缺席公眾視線,對企業(yè)來說真的是個好的選擇嗎?
鄂酒企業(yè)除了勁酒、稻花香、白云邊之外,體量都不是特別大,但又都有一定的市場基礎。當外地酒打算深耕湖北市場的時候,會不會再度上演古井牽手黃鶴樓的故事?當其他鄂酒與外來名酒相愛了,與昔日的兄弟品牌就只有相殺一條路可走。
沒有資本做后盾和助力的鄂酒和溫水中的青蛙一樣,內憂外患之下,只會越來越難。當湖北市場瓜分殆盡的時候,剩下的鄂酒在資本眼中作價幾何?消費者會不會喜新厭舊?資本還會不會、愿不愿和鄂酒綁在一輛戰(zhàn)車上?鄂酒整體的價值會不會逐步喪失?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市場留給鄂酒的時間和機會也已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