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于狂歡節的故事 狂歡節的由來及象征意義

5424

世界各地有著各種各樣的節日,每個節日都有著自己的故事風俗。不僅如此,每個宗教也有屬于自己的傳統節日。雖然節日很多我們不用一一了解,但是節日背后的股市還是值得我們去體會一番。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狂歡節的由來及象征意義。

關于狂歡節的故事

1、這個節日起源于歐洲的中世紀。該節日曾與復活節有密切關系。齋期里,人們禁止娛樂,禁食肉食,反省、懺悔以紀念復活節前3天遭難的耶穌,生活肅穆沉悶,于是在齋期開始的前3天里,人們會專門舉行宴會、舞會、游行,縱情歡樂,故有狂歡節之說。

2、狂歡節是西方傳統節日。狂歡節,通常是基督教四旬齋前飲宴和狂歡的節日,原由主節一直延長到四旬節前一天,如今通常只限四旬節前幾天。盛行于歐美地區。 許多國家都有一個傳統的狂歡節節日,化妝舞會、彩車游行、假面具和宴會是狂歡節的幾大特色,它起源于非基督徒的節日慶典,如希臘酒神節、古羅馬農神節和牧神節以及凱爾特人的宗教儀式等。一般在2、3月份舉行。

3、世界上不少國家都有狂歡節。這個節日起源于歐洲的中世紀。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木神節、酒神節都可以說是其前身。有些地區還把它稱之為謝肉節和懺悔節。該節日曾與復活節有密切關系。復活節前有一個為期40天的大齋期,即四旬齋(lent)。齋期里,人們禁止娛樂,禁食肉食,反省、懺悔以紀念復活節前3天遭難的耶穌,生活肅穆沉悶,于是在齋期開始的前3天里,人們會專門舉行宴會、舞會、游行,縱情歡樂,故有狂歡節之說。如今已沒有多少人堅守大齋期之類的清規戒律,但傳統的狂歡活動卻保留了下來,成為人們抒發對幸福和自由向往的重要節日。

狂歡節的由來及象征意義?

世界上不少國家都有狂歡節。這個節日起源于歐洲的中世紀。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木神節、酒神節都可以說是 其前身。有些地區還把它稱之為謝肉節和懺悔節。該節日曾與復活節有密切關系。復活節前有一個為期40天的大齋期,即四旬齋(lent)。齋期里,人們禁止娛樂,禁食肉食,反省、懺悔以紀念復活節前3天遭難的耶穌,生活肅穆沉悶,于是在齋期開始的前3天里,人們會專門舉行宴會、舞會、游行,縱情歡樂,故有”狂歡節”之說。如今已沒有多少人堅守大齋期之類的清規戒律,但傳統的狂歡活動卻保留了下來,成為人們抒發對幸福和自由向往的重要節日。

歐洲和南美洲地區的人們都慶祝狂歡節。但各地慶祝節日的日期并不相同,一般來說大部分國家都在2月中下旬舉行慶祝活動。各國的狂歡節都頗具特色,但總的來說,都是以毫無節制的縱酒飲樂著稱。

狂歡節是哪個國家的節日

巴西狂歡節在復活節前47天,而復活節是春分月圓后的第一個星期日,由于這一因素,導致了每年狂歡節的日期不確定性,一般在二月的中旬或下旬,狂歡節的活動從狂歡節那天的前三天(星期六)就開始了,每天晚上進行,接連舉行三天。

英國諾丁山狂歡節,8月26日狂歡者參加諾丁山狂歡節。一年一度的英國倫敦西區諾丁山狂歡節當天拉開帷幕,這是歐洲規模最大的狂歡節,也是僅次于巴西里約熱內盧狂歡節的世界第二大狂歡節。

科隆狂歡節每年11月11日11時11分,科隆狂歡節是德國最為熱鬧的狂歡節。僅次于巴西狂歡節,它的主角是小丑和狂人,他們怪誕的裝扮、無所顧忌的舉止令眾人叫絕。

威尼斯狂歡節是當今世界上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狂歡節之一。它的起源追溯至1268年,期間由于奧地利人的占領中斷過一段時間,一直到20世紀30年代才恢復。威尼斯狂歡節從圣灰星期三開始,一直持續到懺悔星期二,共11天。

比利時班什狂歡節,每年2月舉行的狂歡節,吸引著周邊法國、德國和荷蘭人前來助興。起源于16世紀的班什狂歡節與法國尼斯、德國科隆和意大利威尼斯狂歡節并稱歐洲四大狂歡節。

法國尼斯狂歡節,盛裝大游行、焰火表演等活動是整個節日的高潮。本屆狂歡節將持續到3月8日,法國尼斯2月15日舉行狂歡節,各式各樣的花車加入了歡慶的隊伍,將狂歡節活動推向了高潮。

以上是關于狂歡節的故事的相關內容。今天的分享到這里就結束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最后感謝大家的觀看,各地區的習俗都會存在差異,所以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