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石等級一般由4C等級及熒光等級五個方面嚴格評價,鉆石的等級也代表著鉆石的價值。相信各位小伙伴們在購買鉆石的時候也想知道如何劃分鉆石的等級,那么以下就跟著大家一起來看看鉆石等級怎么分。鉆石等級劃分標準。
鉆石等級怎么分
1、鉆石切工
切工是決定鉆石火彩、閃爍和亮度的重要因素,好的切工才能體現鉆石亮度跟火彩,反之,如果切工不好,鉆石可能看起來就暗淡無光澤。
鉆石切工的包含切割比例、對稱和拋光這三個方面,分別分為EX(Excellent,完美)、VG(Very good,非常好)、G(good,好)、F(faint,一般)、P(poor,差)。
業內最推薦買的“3EX”切工,意思就是 Cut Grade(鉆石切工)、Polish (鉆石拋光)、Symmerty(鉆石對稱性)三項都是最好的Excellent級。
2、克拉重量
鉆石的克拉重量就是鉆石大小,1.00ct等于0.2g,一克拉等于100分,通常我們所說的50分就是等于0.50克拉。在其他參數滿足要求條件下,鉆石的克拉重量越大越好,畢竟大小是比較直觀的,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鉆石的大小。根據自己預算的情況可以選擇相應的大小。如果自己對鉆石的大小沒有概念,可以到珠寶專柜查看,對大小有個大概的印象。
3、鉆石顏色
完美的鉆石呈無色或近乎無色狀態。鉆石的價值根據接近無色的程度而定,越接近無色,其價值越高。(彩鉆例外,如顏色范圍之外的粉紅色和藍色)GIA 的鉆石顏色等級是業內標準。 顏色等級從字母 D(代表無色)開始 ,分為D,E,F,G,H,I,J,K,L,M,N…Z等級依次遞減。一直排列到字母 Z(淺黃色或褐色,顏色逐漸加深)。
D級:完全無色。最高色級,極其稀有。
E級:無色。僅僅只有寶石鑒定專家能夠檢測到微量顏色。是非常稀有的鉆石
F級:無色。少量的顏色只有珠寶專家可以檢測到,但是仍然被認為是無色級。屬于高品質鉆石。
G—H級:接近無色。當和較高色級鉆石比較時,有輕微的顏色。但是這種色級的鉆石仍然擁有很高的價值。
I—J級:接近無色。可檢測到輕微的顏色。價值較高。
K—M級:顏色較深,火彩差。
N—Z級:顏色較深,火彩差。
4、鉆石熒光
是指鉆石在紫外線下是否發光。大多情況下,我們是感覺不到它的,只有在比較強烈的陽光下,具有強熒光的鉆石,我們可以肉眼感覺到熒光的存在。近幾年鉆石熒光的強弱對鉆石價格的影響很大,有時會高于鉆石的其他等級標準;
GIA根據鉆石熒光的強弱程度分為N(無)、F(弱)、M(中等)、S(強)、VS( 很強),這幾個級別。熒光等級在“強(S)”的級別時,鉆石的熒光有可能會給鉆石增加一種朦朧或者油膩的感覺,影響鉆石的亮度,一般來說,熒光越強,價格越低。建議選M及以上熒光的鉆石,強熒光的鉆石大多在燈光下看起來很朦朧,感覺不干凈。
5、鉆石凈度(Clarity)
鉆石凈度是指鉆石的潔凈程度。包括內部內含物及表面特征的程度對鉆石凈度的評定,包括了對上述特征的數量、大小、可見度、類型、位置和對鉆石整體外觀的影響程度的鑒定。盡管世上沒有絕對完美無瑕的天然鉆石,但凈度越高的鉆石,價值越高。國際通用的鉆石凈度等級分為6個大類、11個級別,從高到低依次為:無瑕級 (FL) ,內無瑕級 (IF),極輕微內含級 (VVS1、VVS2) ,輕微內含級 (VS1、VS2) ,微內含級 (SI1、SI2) ,內含級 (I1、I2、I3) 。
無瑕級 (FL) 完美無瑕。
內無瑕級 (IF) 鉆石無可見內含物,表面或許有一點點瑕疵,重新拋光可除去。
極輕微內含級(VVS1 和 VVS2)鉆石內部只能看到一點點微小的內含物。
輕微內含級(VS1 和 VS 2)鉆石內部可以看到微小內含物。
微內含級(SI1 和 SI2)鉆石有可見內含物,其中SI1級鉆石通常肉眼看不到瑕疵,而SI2級鉆石很可能肉眼能看到瑕疵。
內含級(I1、I2 和I3)鉆石有明顯可見的內含物,很可能影響鉆石的透明度和亮澤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