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交公糧什么意思 交公糧截止到哪一年

5424

提起農民交公糧,網上各種聲音,前幾天看自媒體新聞評論區有人說到,農民交公糧也不讓你白交啊,還給你錢了呀!你抱什么苦。報什么屈。這里我想寫一篇文章,以正視聽。身為農民,我們交公糧,是當時建立在國家并不富裕的情況下對農民征收的稅種,以糧抵稅。也就是農業稅,國家是不給錢的,交了多余的糧,也就不往回帶了,這種糧食有點錢,但不是很高。

種地納糧,當時是在八十年初,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散隊,(解散生產隊)土地承包到戶,分為自留地,和承包地也叫責任田。交多少糧是根據你的承包地的畝數,鄉鎮算出來給各村下達交公糧任務。(經濟作務還要額外拿附加費,各地的政策不一樣),這里只說糧食。然后由村干部在傳達到每戶村民,一般都是大喇叭通知。自留地不在公糧之列,那是給農民的口糧田。在沒散隊之前都有村集體統一交糧,只是散隊后變成獨立清算入戶。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交公糧的場景在當時場面挺壯觀的,有擔的,有推獨輪車,拉雙輪小拉車的,有條件的趕個驢車,馬車,牛車等,把最好的糧食交到指定鄉鎮糧庫。當時查驗員拿個帶凹槽的鐵棍往口袋里一扎糧食就帶出來了,好壞看的分明,在評等級。當時都巴結查驗員,說好話,就怕自己的糧食評級差在補交。查驗完過稱入庫,每人拿著個白條回家。這應該是最早的打白條。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就等大隊喊話,村民拿白條去兌現,扣完三提五統和各種附加費,基本上是沒幾塊錢,僅給的這幾塊錢也是多交糧食錢,那時每家每戶基本上都多交十斤二十幾斤的,怕不夠還得往那排隊在去交公糧,太麻煩。有的還得補交錢才能完成任務。好在國家為了給農民減負,國家在06年以后取消了農業稅,這才結束了農民交公糧的事,也結束了大約2千多年來農民種地納稅結局,把農民解脫出來,農民那時候交公糧成為了一段特殊時期的歷史。感謝國家感謝黨,讓農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這就是農民交公糧的真實過程,是不給錢的,在那個貧窮的年代,農民自己尚不得溫飽的情況下拿最好的糧食交給國家,支持國家全面復興建設,功不可莫,真的很了不起,農民真的為國家做了很大的貢獻,不容抺殺掉,請不要忘了他們。

這就是當時場景,也不是太全面,請大家多多指正。

正確對待那段歷史,用事實說話。

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