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定投不虧錢的小秘密(定投技巧)

5424

買基金是為了掙大錢,做基金定投當然也是。

每一個做定投的人,肯定都想了解:

定投到底能不可以掙大錢?定投到底能賺多少價格?

今天,我們將對跨過30年、近11萬組簡史資料進行統計,來回應這兩個問題。

定投到底能不可以掙大錢?

其實就是任意一份定投的盈利幾率有多大。

要回應這種問題,一定思考三點:

第一,不一樣的定投標的

定投標的的表現,在很大幅設上決定了定投的收獲。

我們了解,指數是采樣于某個市場中最具代表性的股價資料,可以相對客觀地衡量市場行情。相比主動型基金,選擇指數作為定投標的來統計定投的收獲,無疑更科學。

為了使統計的結果全面客觀,我們分別將風味各異、且最具代表性的五大指數:

① 上證指數

② 滬深300

③ 深證100

④ 創業板指

⑤ 中證500

模擬為定投的投資標的,即視作一只基金。

假設指數基日的模擬凈值為1元,計算出指數基日至2021年5月31日,每一個流通日用收盤點位模擬出的當日凈值。

X日凈值=(指數*日收盤點位/指數成立日收盤點位)*1

第二,不一樣的定投期限

為了全面地呈現定投這個理財方法的危險收獲特性,我們分別選取了3年、5年、8年、10年、15年、20年等從短到長的6個不一樣期限,進行統計。

第三,不一樣的定投時點

即便是一樣期限的定投,開始定投的時光不一樣,盈利情況也會大不一樣。

為了消除定投開始時點的波及,同一時間能夠對指數過往足夠很長時間的定投收獲進行統計,我們將定投起步點設定為各只指數從其基日至2021年5月31日期間,任意一個流通日開始。

通過這三大要素,我們盡量保證了統計樣本的隨機性,采集到了有代表性的全樣本空間。

末尾,總共統計了近11萬組定投樣本。

注:上證指數基日為1990年12月19日;滬深300基日為2002年1月4日;深證100基日為2002年12月31日;中證500基日為2004年12月31日;創業板指基日為2010年5月31日。

接下來,我們觀望統計結果。

不一樣期限定投的正收獲樣本占比

資料來源:Wind、小基快跑;資料統計區間:指數基日—2021年5月31日。注1:定投收獲率=[(sum(每期定投金額/每月扣款日收盤點位)*期末收盤點位)/(sum(每期定投金額*投資期數))]-1;任意一個流通日開始定投上證指數X年的正收獲樣本占比=n/m,n: 任意一個流通日開始定投上證指數X年正收獲樣本數量;m: 任意一個流通日開始定投上證指數X年全部樣本數量。注2:上述結果依據簡史資料統計得出,僅供參考,不代表未來指數表現,亦不作為所有收獲承諾。

從這份統計結果里,我們可以觀看到的:

首先,定投并不是穩賺不賠的。

上證指數、滬深300深證100、中證500指數即便是10年的經常定投,正收獲樣本占比都不是100%。

不過,時光是定投的好朋友。

定投時光越長,正收獲樣本占比越高。

定投5年以上,五大指數正收獲樣本占比均超過65%;

定投8年以上,五大指數正收獲樣本占比均超過80%;

定投10年以上,五大指數正收獲樣本占比均超過90%;

定投15年以上,除創業板指數上市公開時間尚短,很多4只指數正收獲樣本占比均為100%。

從盈利幾率來就這樣看,定投8-10年為宜,15年以上更優秀。

我們進一步來就這樣看

虧損的定投到底是怎么虧的?

我們以8年期定投樣本數量最多的上證指數(8203個)為例,共有1488個虧損樣本,占比18.15%。

我們發現,這1488個虧損樣本,它們的定投終點研究在6個時光段:

2004年6月至2006年5月,659個

2008年10月至2008年11月,6個

2012年8月至2012年12月,118個

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576個

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127個

2021年3月,2個

我們把這6個區間在上證指數的走勢上標注出去,可以觀看到的,它們有個齊心全力之處:都是熊市低點。

上證指數簡史走勢(截止20210531)

資料來源:Wind

值得小心的是,

這些虧損的定投樣本,如果在多堅持1年,就有64.1%能扭虧為盈;

如果多堅持2年,就能全部扭虧為盈。

所以,反饋最好不要在熊市低點時終止定投。

再多堅持一下,曙光或許就在前面。

綜合以上的資料,對于“定投到底能不可以掙大錢?”這種問題,信任你也有了答案。

經常定投掙大錢是大約那么率事情,但需避免在市場最低點終止定投。

定投的收獲有多少呢?

我們把上證指數、滬深300、深證100、創業板指、中證500這五大指數的定投收獲進行了年化處理。

得出了3年、5年、8年、10年、15年、20年的平均定投年化收獲率。

不一樣期限定投的平均年化收獲率

資料來源:Wind、小基快跑;資料統計區間:指數基日—2021年5月31日;注1:定投收獲率=[(sum(每期定投金額/每月扣款日收盤點位)*期末收盤點位)/(sum(每期定投金額*投資期數))]-1,平均年化收獲率是任何樣本定投收獲率的算術平均值,資料統計區間內上證指數復合年平均收獲率為3.84%、滬深300為4.76%,深證100為6.36%、中證500為4.85%、創業板指為7.53%。注2:上述結果依據簡史資料統計得出,僅供參考,不代表未來指數表現,亦不作為所有收獲承諾。

從這張表的資料,我們可以觀看到的:

首先,定投的收獲率并不驚艷。

上述統計中,上證指數的平均定投年化收獲水平在2.64%-4.62%;

滬深300在2.98%-6.14%;

深證100在3.22%-8.13%;

中證500在3.80%-5.60%;

創業板指在4.01%-8.55%。

需要說明的是,這種收獲率只是賬面收獲率,由于定投是分批投入而非只能用一次的買入,如果思考貨幣的時光價值,用IRR(內部收獲率)來計算的話,定投的現實收獲率要更高。

詳細的計算途徑,我們在上一期視頻中有講解,有興趣的同伴可以去觀望。

不過,即便是賬面的定投收獲率,還是顯然跑贏了通貨膨脹。

資料來源:Wind、小基快跑;資料統計區間:指數基日—2021年5月31日;注1:定投收獲率=[(sum(每期定投金額/每月扣款日收盤點位)*期末收盤點位)/(sum(每期定投金額*投資期數))]-1,平均年化收獲率是任何樣本定投收獲率的算術平均值,資料統計區間內上證指數復合年平均收獲率為3.84%、滬深300為4.76%,深證100為6.36%、中證500為4.85%、創業板指為7.53%。注2:上述結果依據簡史資料統計得出,僅供參考,不代表未來指數表現,亦不作為所有收獲承諾。注3:黃色柱圖代表:任意定投10年上證指數平均年化收獲率。

所以,作為一種簡單的投資方法,定投即便無法讓我們一夜暴富,但實現資產的保值充值,讓歲月靜好還是可以期待的。

此外,我們還可以觀看到的,除了創業板指數外,很多指數的平均定投年化收獲率隨著定投期限的拉長,大體呈現前高后低的趨勢。

不一樣期限定投的平均年化收獲率

資料來源:Wind、小基快跑;資料統計區間:指數基日—2021年5月31日;注1:定投收獲率=[(sum(每期定投金額/每月扣款日收盤點位)*期末收盤點位)/(sum(每期定投金額*投資期數))]-1,平均年化收獲率是任何樣本定投收獲率的算術平均值,資料統計區間內上證指數復合年平均收獲率為3.84%、滬深300為4.76%,深證100為6.36%、中證500為4.85%、創業板指為7.53%。注2:上述結果依據簡史資料統計得出,僅供參考,不代表未來指數表現,亦不作為所有收獲承諾。

究其原因,我們覺得是A股過去呈現顯然的“牛短熊長”的特性。

定投從短期大幅波動中獲取的超大額收獲率,拉高了全體短期定投的平均收獲率。

而拉長定投期限卻有可能在熊市結束定投,收獲大幅縮水。

試想一下,

隨著定投時光拉長

積累的本金已經比較多了

單次扣款對全體的波及越來越小

定投“均攤成本價”這一功能越來越弱化

舉個栗子

每月定投500元,定投5個月,虧損10%

這時,500元定投扣款可以將定投單位成本價拉低1.8%;

如果定投20個月,一樣虧損10%

這時500元扣款可以將定投單位成本價拉低0.53%;

如果定投50個月,一樣虧損10%

這時500元扣款就只能將定投單位成本價拉低0.22%

定投到后來

事實上變成了另一種形式的只能用一次的投資

扣款對定投的波及越來越小

市場波動對定投的波及一直變大

那么,難道定投時光越短越好?

當然也不是。

一方面,定投是一個將份額越來越多的過程。

定投時光太短,投入的本金不多

收獲率再高,意義也不大。

感受一下:1萬元賺100%,也比不上10萬元賺 20%

另一方面,定投時光太短,還有蠻大的可能受到虧損。從上面的資料可以觀看到的,3年期的定投,虧損樣本占比近4成。

太短不行,太長也不是

那定投到底投多少時間比很好呢?

我們的反饋是:

當你的定投扣款已累計50次

這時候,單次定投扣款的效用已經比較微弱了

你就可以關注定投賬戶的收獲率了

虧了可以隨便自由選擇繼續堅持扣款,或者加大定投金額

賺了就思考合適止盈

當做堅持定投階段性的“獎勵”

末尾再多說一句

止盈后大概開啟新一輪定投

股市總是冬去春來

定投也完全可以循環往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