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錢也叫榆莢,是榆樹的翅果。
在春季,榆樹是先長葉,之后跟著再開花,長出的果實就叫做榆錢,顏色是綠的,形狀是中間鼓、邊緣薄的片狀,就這樣看上去很像古代串起來的麻錢兒,所以叫“榆錢”。
春天來啦,又到了吃榆錢的季節啦。“榆錢”可是有劇情的,在吃榆錢前,先來咯解一下吧。
榆錢的劇情
相傳,很久曾經,在東北松花江畔的某村子里,住著一對善良的夫婦,老兩口生活過得很苦,但樂善好施,是遠近嗅名的好人。
有24小時,農夫出去打柴,觀看到的路上躺著一位衣衫襤褸、餓得奄奄一息的老者,便把他背回了家,老伴趕緊把家里僅一些一碗米煮成稀飯給老者吃,老者吃飽了,有了精神,觀看到的這對夫婦家生活如此艱苦,為感謝他們,便從懷里掏出一粒種子,遞給了農婦讓他們把它種到院子里,等到長成大樹,需要錢時,晃一下樹,就會落下錢來,并囑咐他們不要貪心。
老兩口把這粒種子種到院子里,幾年長成了一株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更神奇的是樹上結出了一串串的銅錢。
即便有了這棵樹,老兩口還是靠種地維持生活,只是碰到非常困難或者幫助別人的時候,才到樹下晃下幾個銅錢來。
這種信息很快傳了出去,被村里的一個惡霸地主了解了,他帶著打手來到農夫家,霸占了這棵樹,抱著樹就晃了起來,從早晨晃到中午,末尾老地主和他的打手都被銅錢埋了起來,壓死了。從此之后,這棵樹就再也不落錢了。
這365天大旱,地里寸草不生,村民們快餓死了。村里幾個淘氣的兒童來到樹下玩,觀看到的樹上結出了一串串綠油油的東西,就爬到樹上,忍不住摘下幾片放到唇,還微微的有那么一點甜,較好吃,小孩們高興地跟你說了大人。饑渴的村民們紛紛來到樹下,吃這個綠油油的東西。
全村人就靠這棵樹度過了荒年。后來,村民們為了紀念這棵以前救活了全村人性命的樹,又因為長得像一串串的錢,就起了一個較好聽的名字“榆錢”。
榆錢的營養
榆錢的營培養分來就這樣看,和往往一般的蔬菜差不多。
《中華食物成分表(2018)》中表明,每100克榆錢含水分85.2克,可提供能量45千卡、蛋白質4.8克、肥肉0.4克、碳水化合物7.6克、維生素A 122微克視黃醇當量、硫胺素0.04毫克、核黃素 0.12毫克、煙酸0.9毫克、維生素C 11毫克、鈣62毫克、磷104毫克、鉀134毫克、鈉0.7毫克、鎂47毫克、鐵7.9毫克、鋅3.27毫克、硒0.36微克、銅0.24毫克、錳0.78毫克。
由于榆錢成長的季節性強、成長期短,不可能每天吃,要點是嘗鮮。
榆錢的吃法
榆錢的吃法各種各樣,或蒸或煮,皆為美味。不了解各位有沒有吃過榆錢呀?
1、各種吃法中最古典的吃法是蒸著吃,做法既簡單又美味。
把捋下來的榆錢先在清水中泡一小會兒,之后跟著洗。清洗干凈后瀝干水,之后跟著拌上面粉,放入蒸籠上蒸,蒸上10幾個分鐘后就熟了。把蒜砸成蒜泥加入醋、生抽、芝麻油、辣椒油調好做蘸汁,拌上剛剛蒸熟的榆錢兒,就可以開吃啦!
2、榆錢可用來煮粥
做法同往往一般的蔬菜粥,以蔥花或蒜苗炒后加開水燒開,鍋下大米或小米煮粥,米快熟時再放清洗干凈的榆錢,繼續煮5~10分鐘。加適量調料,即成榆錢粥,吃起來滑潤噴香,味美無窮。
3、用來做餡
將榆錢洗凈、切碎,加蝦仁、肉或雞蛋調勻后,作為餡料包水餃、蒸包子、煎餅卷等,清鮮順口。
4、直接生吃
榆錢除了做熟了吃,還可以直接生吃。剛摘下的榆錢新鮮嬌嫩脆甜,方便又可口。
捋一小把榆錢洗凈直接放進唇里嚼吧嚼吧吃,那滋味真美妙。講究點的,可以把榆錢洗凈、晾干后,放在盤里,加入白糖,或者再添點兒西紅柿丁、黃瓜丁,既漂亮又好吃。
如果熱愛咸味的,就放點鹽、醬油、香醋、辣椒油、蔥花、芫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