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醫保,為什么還要買百萬醫療險?”
經常會有人問這個問題。
他們認為,醫保和百萬醫療險,兩者選其一即可。
而事實上,醫保是一種社會福利,百萬醫療險則是商業保險,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今天奶爸就來講講,為什么有了醫保,也還要買百萬醫療險。
醫保的優劣勢
有了醫保,為何還需要百萬醫療險
百萬醫療險的類型與產品選擇
01.醫保的優勢
醫保是一項全民可加入的福利保障。
只要參保,無論大病小病,只要是醫保目錄內的項目,超過起付線,就能報銷醫療費用。
這個起付線也不高,全國標準一般為一級醫院500元,二級醫院750元,三級醫院1000元,各地視實際情況而定,但相差不會很多。
醫保一般分為城鎮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兩種。
我們以職工醫保為例,給大家講講醫保的優缺點所在。
首先,醫保會分為兩個賬戶:個人賬戶與統籌賬戶。
兩個賬戶的區別,看下圖:
(醫保賬戶區別)
簡單來講,平時感冒發燒這樣的小病,打個針吃個藥,用的都是我們個人賬戶里面的錢。
而如果患上大病重疾,或者嚴重的傷害事件需要住院與手術,這時候就會用到統籌賬戶里面的錢了。
相對商業保險來說,醫保無需健康告知,沒有免責條款,
可以說是人人必備的醫療保障。
但醫保的本質是一項福利。
福利的特點就是人人都能享受,但往往無法完全解決問題。
醫保也是如此,它在報銷范圍、報銷比例以及報銷額度上都有所限制。
如下圖所示:
(醫保報銷示意圖)
我們以深圳為例:
(深圳醫保住院待遇)
可以看到,深圳醫保分為一、二、三檔,檔位不同報銷制度不同。
大病醫療費用報銷方面,一、二檔的報銷比例可達到90%/95%,三檔則按醫院級別報銷,級別越高報銷比例越低,三級醫院僅報銷75%。
而在報銷額度方面,它也分得比較細:
(深圳醫保報銷額度)
深圳醫保的住院醫療費用報銷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統籌基金支付,一部分是地方補充醫療支付。
兩者加起來,就是個人能夠報銷的最大額度。
醫保的報銷比例與額度看著都很高,但因為只報銷社保內的費用,實際作用并沒有想象中的大。
例如罹患癌癥,50萬醫療費用,其中有30萬社保內費用,20萬社保外費用。
就按最高比例計算,可報銷285000元社保內費用。
那么仍然剩下215000元需要自己承擔。
更不用說很多人還可能會按三檔繳納,在三甲醫院看病只能達到75%的報銷比例了。
所以顯而易見,醫保對我們的幫助確實很大,可以填補相當一部分社保內的醫療費用。
但因為有報銷范圍、比例與額度的限制,仍有較大一部分的費用是它無法覆蓋的。
尤其是許多需要持續性治療的重疾,社保外所需的醫用器材、藥品也很多,這時候醫保的作用相對就更小了。
而我們前面舉的還是深圳的例子,醫保待遇排在全國前列。
更多的城市,報銷比例只有50%-75%,報銷額度也只在45萬-75萬之間,這是遠遠不夠的。
因此還需要通過其他方式進行補充,才能形成完備的醫療保障。
02.有了醫保,為何還要購買百萬醫療險
在醫保之外,百萬醫療險是目前最適合大眾的醫療保障手段。
除了價格便宜外,它的保障條件也是遠超醫保,非常全面。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
(醫保與百萬醫療險保障范圍對比)
對比來看,百萬醫療險的重點保障內容與醫保差不多,都是住院醫療費用以及門急診費用的報銷。
但百萬醫療險相對醫保來說有三大主要優勢。
1、報銷范圍
大部分百萬醫療險的報銷范圍都不限社保,也就是非社保目錄內的項目例如自費藥、自費手術等都可以進行報銷。
像我們熟知的癌癥靶向藥療法,因為人體會產生抗藥性,所以治療過程中會經常需要更換藥品。
有了百萬醫療險,只要是在藥品清單內的藥品,無論是否納入社保范圍,都可以進行報銷。
2、報銷比例與額度
醫保的報銷有的需要按階段分級報銷,有的需要按額度分層報銷,比較繁瑣。
百萬醫療險則很簡單,大部分產品的規則都如下:
社保內的醫療費用,只要社保結算了,再扣除免賠額就能100%報銷,社保外的醫療費用則可以在扣除免賠額后直接100%報銷。
同時保額一般在200萬-600萬之間,基本不需要擔心不夠用,這就讓我們能夠選擇價格更貴、效果更好的治療方式,提高治愈率。
3、增值服務
百萬醫療險產品基本都會附帶許多增強醫療服務質量與體驗的增值服務。
其中就醫綠通、醫療墊付最為實用。
在患病時,就醫綠通能讓我們獲得相對普通病人更快住院的機會,且一般都是各地區的三甲醫院,醫療資源更優質。
而醫療墊付則可以讓保險公司替我們支付相應的費用,解燃眉之急。
不過“醫療墊付”只是一個統稱,有些產品的墊付是墊付住院費用,有些則是醫療費用,我們在投保時要看清楚。
既然百萬醫療險這么好,那不繳納醫保,只買百萬醫療險行不行?
開頭說了,百萬醫療險是醫保的有效補充,這意味著百萬醫療險很大程度上是與醫保相輔相成的。
首先是醫保的報銷比例,一般社保內費用經社保結算后100%報銷,但如果沒有經社保報銷,那一般只能報銷60%-80%,這就讓百萬醫療的價值跌了不少。
其次是百萬醫療險的免賠額比較高,一般是1萬元,一些小病小傷達不到起付線,還是需要醫保或者商業小額醫療險來報銷。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百萬醫療險暫時沒有保終身的選項。
多數百萬醫療險產品為一年期產品,每年都需要重新續保,如果產品停售或者自己重新續保時不符合健康告知,就無法再繼續投保。
而醫保只要繳納了,滿足時間就能夠一直享有保障。
所以對醫保與百萬醫療險的態度,應該是:
有了醫保也要補充百萬醫療險,而有了百萬醫療險也不能忘了醫保。
03.百萬醫療險的類型與產品選擇
百萬醫療險分為兩種,一種是一年期產品,一種是長期保證續保的產品。
咱們拿三款熱門產品來舉個例子:
(百萬醫療險產品種類)
眾安尊享e生2021:1年期產品,保障全面
尊享e生2021堪稱1年期百萬醫療險的代表。
一般醫療保額300萬,重疾醫療保額600萬,住院前后門急診費用報銷包含前30天與后30天。
除此以外,就醫綠通、醫療墊付、質子重離子一個不缺,還有家庭共享免賠額、重疾保險金、海外醫療等多種可選服務。
一個30歲的成年人,首年保費僅需293元。
但像這樣保障全面的1年期百萬醫療險產品,健康告知一般會相對嚴格,帶病投保如果無法通過,可以考慮其他核保寬松的產品。
復星聯合超越保:保證續保6年,保障也不差
保6年,是長期百萬醫療險比較常見的年限,這也是這類產品的優勢所在。
6年內,無論是身體出現健康問題還是已經理賠過,我們每年都可以正常續保。
相對一年期百萬醫療險,保障方面可能會遜色一點,比如保額沒那么高或者增值服務沒那么豐富。
但從保障范圍來說,依然是比較全面的。
而且這款產品還有特需版可選擇,能夠報銷醫院特需部、VIP部的醫療費用,讓我們擁有更好的醫療資源。
目前身體健康,但擔心自己會因為身體原因而無法續保的朋友,可以考慮這類產品。
平安e生保長期醫療險:保證續保20年,保障相對差一點
相比前面的超越保,平安e生保保證續保的年限提高到了20年,這也是目前長期醫療險中最高的續保年限。
這能讓我們在20年內都無需擔心無法續保的問題。
但相對的,這類產品往往也會如e生保一樣,犧牲一些保障條件,比如缺少質子重離子治療、醫療墊付等增值服務。
它們比較適合年齡較大的朋友,因為百萬醫療險最主要的目的還是進行大病醫療費用的報銷。
在保證能夠續保的情況下,放棄一些非核心的保障內容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總結一下:
1年期百萬醫療險保障最為全面,但可能面臨無法續保的風險,適合年輕、身體健康的朋友。
長期百萬醫療險主要分為保證續保6年和20年兩種。
優勢在于保證年限內無論是身體有問題還是已經理賠過,都可以正常續保。
但在保障方面可能會有所欠缺。
適合年齡較大或擔心身體出問題的朋友。
04.寫在最后
醫保是國家給我們的一頂醫療保護傘,能參加的一定要參加。
而百萬醫療險能夠覆蓋醫保覆蓋不到的地方,實用性非常強,價格又便宜,我們也要盡量配置上。
在此之外,還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逐步配置重疾險、意外險和定期壽險等保障型產品,以應對各類極端情況帶來的經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