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得物可以退貨嗎(消費者反映退換貨難)

5424

?南京市民曹先生最近遇見了一件煩心事兒:三月中旬,自己的幼兒在“得物”平臺上花上千元購物挑選了一雙名牌球鞋,結果收貨后僅僅穿了半天,鞋面就出現重要的開膠。為此,曹先生與“得物”平臺多次交涉,對面拒絕退貨,僅愿意賠償三百元,曹先生無法支持。

  近2千元球鞋半天開膠

  “得物”回答:無三包 最多賠三百

  曹先生向記者講解,三月中旬,幼兒用手機在“得物”APP上網購了一雙價值1779元的阿迪達斯健身鞋。3月26日收到鞋子后,幼兒穿上新鞋去上學。“幼兒也沒有劇烈健身,只是正常走路上學,穿了不到半天,鞋面就出現重要的開膠。”曹先生回憶。

  那天晚上,曹先生線上聯系了“得物”平臺客服。客服回答,根據平臺規定,穿著過的商品不合適夠辦理退貨,平臺僅能賠償曹先生180元,這讓曹先生無法支持。

  3月29日,“得物”客服助理再一次打來電話,依舊表示不合適為曹先生辦理退貨手續,就只能向上級部門申請增加一些補償。

  曹先生質疑:“怎么出現重要的質量問題不合適退貨?這種規定還合適大過國家的《花錢者權益守護法》嗎?”客服助理稱,《花錢者權益守護法》針對的是營銷主體,而“得物”平臺作為第三方交易出售平臺并不出售商品,不屬于營銷主體,平臺的“買家須知”中也明確寫明不提供三包服務。曹先生要求提供店家的聯系方法,再一次遭到拒絕,“不管是店家還是買家的消息都要保密處理,這種沒有辦法提供給您。”

  經多次協商,“得物”平臺最終表示,不合適為曹先生辦理退貨手續,最多僅能補償三百元。客服堅稱,球鞋發貨前已經歷過平臺鑒定,保證商品無瑕疵發貨,至于發貨之后的商品質量不合適保證。

  對于該結果,曹先生無法支持:“我買的是新業務,不是舊業務。買來就有質量問題,不合適退,還得修。誰愿意花那么多錢修呢?”

  “得物”平臺商品屢遭投訴

  曾經被中消協公開點名

  曹先生帶著這雙球鞋去阿迪達斯線下門店鑒定,線下門店拒絕提供鑒定服務,這讓他的維權接觸了難題。

  曹先生的經歷并非個例。在百度平臺搜索關鍵詞“得物+開膠”,出現上億條有關結果。根據有關報道,去年“6·18”期間,“得物”軟件還被華夏花錢者協會點名,在中消協發布的《“6·18”花錢維權輿情分析結果報告》中指出,監測期內,共獲取“得物”軟件有關負面消息8735條,主要涉及假冒偽劣、鑒定費、優惠券等問題。

  記者又查詢了“得物”APP平臺,在“買家須知”中有這樣一句話:得物APP僅為電子網絡商務平臺經營者,并非商品花錢主體,不提供三包服務。

  《國內人民共和國花錢者權益守護法》明確規定:花錢者通過網絡交易出售平臺購物挑選商品或者支持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失的,合適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出售平臺提供者不合適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線下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法的,花錢者也合適向網絡交易出售平臺提供者要求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