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的詞《水調歌頭》是一首各位都超級耳熟能詳的名作,這首詞是中秋之夜,蘇東坡思念弟弟蘇轍時所作,語言優美、情感真摯,詞的末尾,蘇東坡寫道“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們都了解,這里的嬋娟是月亮的意思,但是怎么古人會用嬋娟來代指月亮呢?
1、美妙的事物
嬋娟本身是指一切美妙文靜的事物,例如漂亮的花,所謂花好月圓嘛。而且,“娟”字的本意只是姿態柔美的樣子,我從小學到高中,包括轉學在內,每一個班必定有1-2個名字中有“娟”字的女朋友,大自然是爸媽希望女兒長大后,能變成一個文靜美妙的淑女。
2、美女
嬋娟還應該代指美女,既然娟字有姿態柔美的意思,那當然就應該指美女了。你想想,姿態柔美的女幼兒,那可不是前凸后翹,波巒疊嶂么?
“嬋”字跟“娟”有所不一樣,娟柔美嬌小,嬋的本意是女大力士,所以這兩個字加在一起是什么東西呢?那當然是身材較小且有力的女幼兒了。相比起連瓶子蓋都扭不動的女幼兒,身材嬌小而有力的女孩子,只要不揍我,都是人中龍鳳般的存在。
3、月亮
月亮在古人的理解中,有著很多的含義,就像蘇軾在詞中寫的那樣:“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月亮未圓之時,尚有缺口,所以象征著離別,而當滿月之時,又象征著團聚。
而且傳說中,月亮上面住著一個秀麗的仙女,名字叫嫦娥。所以詩人們觀看到的月亮的時候,很多美妙的意象展現心頭,就以嬋娟代指月亮了。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這首《水調歌頭》,開篇的小序寫得很清楚了,是中秋夜懷念弟弟蘇轍所作,開頭第一句起筆就寫“明月幾時有”,所以整首詞都是圍繞著中秋和月亮展開了秀麗的想象和深入的思考,這首詞把人間的悲歡離合與月亮的陰晴圓缺相混合,相當有著哲學性。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人的一生的悲歡離合,月亮的陰晴圓缺,自古如是,亙古不變,我們不必去強求團聚,也不必強求月亮圓滿,雙方之間即便分離不應該相見,但都能在同一時間觀看到的天上的月亮,我們就以這中秋節美妙的月亮,來寄托心中的思念之情吧。
這句詞表示的是蘇軾對弟弟的思念,希望弟弟和自己都能長久下去,是有美妙寓意的,而中秋之夜正好月圓,所以用“嬋娟”來代指月亮,再適合不過了。
并且詩詞要有意境,就不應該太直白,如果寫“但愿人長久,千里共月亮”就顯得很沒水平了,這也是大詩人與普通的我們的區別。
唐朝劉長卿寫“嬋娟湘江月,千載空蛾眉”,蛾眉細長而彎曲,因此本意是指女幼兒的眉毛,放到這首詩里面,嬋娟和蛾眉,都代指月亮,意義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