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珠穆朗瑪峰在哪(珠穆朗瑪峰是中國的嗎)

5424

是中國的

海拔8848.86米的珠穆朗瑪峰作為世界第一高峰深受世界各國攀登者的喜愛。在我們很多華夏人的潛意識里已把珠穆朗瑪峰完整視為華夏的領域。實際上珠穆朗瑪峰地點在于華夏和尼泊爾的邊境線上:華夏境內部分約占珠峰總面積的70%,尼泊爾境內部分約占珠峰總面積的30%。那么登頂珠峰的外國登山者和尼泊爾向導在沒有我國簽證的狀態下進入我國一側算不算是非法入境呢?反過來說如果我國的登山者在不持有尼泊爾簽證的狀態下進入尼泊爾一側又可不應該呢?

19世紀世界上興起了一股登山熱潮:剛開始人們的視線投射在被稱為“歐洲之巔”的阿爾卑斯山。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登山者們開始將視線投向了被譽為“世界屋脊”的喜馬拉雅山。1909年馬莫利·弗萊施菲爾德和他的向導對海拔6980米的金色寶座峰進行攀登,從而開啟了歐洲人攀登喜馬拉雅山脈的熱潮。當然喜馬拉雅是一道包括多座山峰的山脈,而珠穆朗瑪則是喜馬拉雅山脈中最高的一座山峰。登山者們并沒剛開始就對最高的珠穆朗瑪峰發起挑戰,而是選擇先攀登海拔相對較低的金色寶座峰。

在此之后又有人成功攀登了海拔7120米的特倫特峰。金色寶座峰、特倫特峰等山峰的海拔高度盡管比珠穆朗瑪峰低,可放眼全球也都絲毫無愧于高峰之名。人們通過攀爬這些高峰積累了豐盛的登山經驗。1920年12月20日英國登山隊開始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發起挑戰:這次登山由熟悉山地方面操作的查爾斯·肯尼斯·霍華德布瑞、蘇格蘭山區和阿爾卑斯山地區的攀登向導哈羅德·拉賓帶隊。登山隊在1921年5月13日離開了大吉嶺后穿過錫金進入我國西藏地區。

這支登山隊在康巴宗要塞周邊與另一隊登山探險者合流。在他們接下來的旅途中隊員亞歷山大·克拉斯因為心臟病去世,接著向導哈羅德·拉賓因為重要高原反應回到大吉嶺休養,直到幾名地形學者繪制出當地河谷和高原的地形圖之后小隊才從頭開始開始動作。1921年7月1日探險隊的兩個登山隊員冒險登上了絨布冰川的主要地段。幾天后他們觀測到海拔7000米的次高峰,因此誤以為只有在絨布峽谷東部通過山谷上到山脊才能靠近山頂,然而他們在實際行進之后發現這條路受阻。

登山隊因此不得不降到高地上,之后再爬上很多的山谷。9月24日第一組隊員到達北坳后總結出了最適合的攀登路線,但是隨后的秋季季節困難氣候迫使他們不得不返回。幾個月后又有一支從英國登山隊試圖攀登珠穆朗瑪峰。這次他們有尼泊爾山區的夏爾巴人為他們充當向導和搬運工,還配備了超過15公斤的氧氣系統,然而這次嘗試最終還是因為暴風雪以及雪崩等原因而失敗:在這次登山的過程中有7名夏爾巴人因雪崩喪生,最終登山隊就只能無功而返。

1922年新的登山隊再一次前往珠峰。這次的登山隊在4月份抵達絨布寺。他們在這里做出了細致的規劃:他們使用了最新的氧氣裝置,還在北坳建立了不少于三個小地方,但末尾只有一人到達8570米高度。之后又有兩名隊員試圖登頂,但在到達8450米差不多的高度后就失蹤了。1933年4月16日又一支新的登山隊抵達了絨布寺。這次的登山隊員中一些人也參加了1922年失敗的登山動作,因此比起1922年時已有了更加豐盛的經驗。不過這次登山動作由于隊員們的身軀狀況而再一次失敗。

1936年修·拉托雷格率領一支往往一般狀態有過珠峰動作經驗的隊員前往珠峰試圖登頂,然而雨季的到來迫使他們不得不撤回。1938年戰前末尾一支英國登山隊前往喜馬拉雅山區。小隊抵達絨布寺時正是進行攀登的最好氣候。然而在適應期過后氣候立馬惡化:大風迫使隊員們在北坳建立四號小地方,而且大雪給攀登弄來咯極大的障礙。7月8日隊員夏普托·史密斯和7名夏爾巴人在海拔8270米處設立了六號小地方。然而第二天的寒冷和大雪迫使他們僅僅向上攀登了50米就丟棄了。

隨著二戰的瞬發使喜馬拉雅山的登山健身進入了低谷時期。直到戰后的1953年珠峰才迎接了新的挑戰者:當年5月29日又有一支登山隊再一次試圖從珠穆朗瑪峰南坡進行登頂。這支小隊的領隊是34歲的新西蘭人埃德蒙·希拉里,他的向導是生活在印度大吉嶺的37歲夏爾巴人丹增·諾吉。丹增·諾吉曾經在1936年和1938年陪同英國登山隊從我國西藏北坡攀登過珠峰,1951年他又和法國登山隊一起對超過7000米的楠達德維山進行過攀登,1952年他和瑞士登山者雷德蒙·蘭博再一次攀登珠峰。

盡管這幾次登山動作最終都以失敗告終,不過丹增·諾吉在這幾次登山動作中積累了豐盛的經驗。如果說丹增·諾吉是一位經驗豐盛的登山者,那么埃德蒙·希拉里在此曾經的職業其實是一個養蜂人。盡管埃德蒙·希拉里缺乏登山經驗,可他在這次登山動作曾經惡補了有關知識,花費了非常多的時間用來偵察喜馬拉雅山心臟地帶的山谷。埃德蒙·希拉里了解從尼泊爾或我國西藏境內都應該對珠峰進行攀登。在他曾經英國登山隊在我國西藏北坡的多次攀登都失敗了,所以埃德蒙·希拉里決定從尼泊爾方向的南坡進行攀登。

實際證明從南坡攀爬珠峰著實比從北坡攀爬相對簡無腦單,但這絕不是說從南坡攀爬就不具備挑戰性了。在埃德蒙·希拉里率隊攀爬的過程中先是向導丹增·諾吉的呼吸器出了問題,之后他們又接觸了一段極為光滑的巨大石頭。所幸在尼泊爾方向有一條狹窄的裂縫將石頭和向西南面伸出的雪檐分離,所以2個體最終得以爬過這段路。1953年5月29日上午11點兩人終于到達了珠穆朗瑪峰的峰頂。當西方登山者一次次向珠峰發起挑戰時華夏人的身影尚未出現在珠峰上。

積貧積弱的舊華夏外有列強虎視眈眈、內有軍閥割據混戰。那時的華夏一方面忙于應對外部帝國主義的侵略,一方面人們連溫飽這樣的基礎要求也為能完整滿足,所以在當時世界性的登山熱潮中開始就見不到華夏人的身影。新華夏成立后一方面忙于本國經濟建設,一方面應對以美利堅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挑釁,所以一時間也沒能馬上就組建自己的登山隊。1953年埃德蒙·希拉里和丹增·諾吉登頂珠峰后西方媒體開始大肆宣傳珠峰屬于尼泊爾。

西方媒體之所以這樣宣傳不僅是因為丹增·諾吉是尼泊爾人,而且也是出于孤立遏制新華夏的政治需要。當然西方媒體也找了一個至少他們自己認為看似說得過去的理由只是:華夏人在當時還從未登上過珠峰。在這種背景下我國于1956年成立了自己的登山隊。登頂珠峰實際上已變成我國劃定珠峰邊界的重要依據。當時世界上已冒險出好幾條登頂珠峰的路線,可這些路線都地點在于尼泊爾境內的南坡。為劃界而生的華夏登山隊顯然不可能像曾經的西方登山隊一樣從尼泊爾境內登頂。

華夏登山隊一定從本國境內的北坡開辟一條前人從未走過的新路線。上世紀二三十時代英國登山隊曾經多次試圖從華夏西藏的北坡登頂珠峰,然而1921年、1922年、1933年、1936年、1938年先后五次嘗試均以失敗告終。珠穆朗瑪峰的北坡比南坡更陡峭且環境更困難,所以埃德蒙·希拉里和丹增·諾吉在1953年超級務實地選擇從南坡登頂。直到華夏登山隊成立時世界上還從未有過從北坡登頂珠峰的成功案例。既然連裝備精良的西方登山隊都未能從北坡登頂,那么他們當然有理由質疑剛成立的華夏登山隊。

剛成立的華夏登山隊在物質裝備方面著實不及曾經那些攀登珠峰的西方登山隊,然而1960年5月25日華夏登山隊的王富洲、屈銀華、貢布三名隊員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從我國西藏北坡——這條被西方登山者和媒體譽為不可攀登的路線上成功登頂了珠穆朗瑪峰。盡管這在我們今天的教科書中可能只是用一句話概括的事,然而當年登山隊員們所歷經的艱辛卻是我們現在超級難想象的。我國登山隊員們在攀登過程中一些腳趾頭被凍掉,一些胳膊被凍傷,還一些鼻子被凍掉……

末尾只剩下王富洲、屈銀華、貢布和劉連滿四人沖刺峰頂。由于當時登山設備無腦,再加上供給點較少,所以在末尾登頂時劉連滿已體力透支。再也無法爬起來的劉連滿決定讓3名同隊的友方從頭開始攀登,而自己則留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死亡地帶。盡管處于半昏迷的劉連滿急需氧氣,可他卻選擇將氧氣留給同隊的友方,而自己則獨自迎接死亡。當時劉連滿給很多的三名隊員留下了一封信:我沒有完成黨和祖國交給我的艱巨任務。任務交給你們三個體去完成吧。我這氧氣筒里還有那么一點氧,留給你們三個體獲取勝利回去時用吧。

后來劉連滿憑靠著過人耐心幸存了下來,可他的隊員屈銀華卻被凍傷了腳趾和后腳跟,所以這一位曾經登上世界最高點的勇士后半生卻就只能作為依靠的后盾殘疾車輛出行。盡管最終成功登頂的只有王富洲、屈銀華、貢布三人,可不應該否認把生的希望留給隊員的劉連滿也是一個英雄,而那些最終沒能撐到沖頂的隊員一樣也是英雄。正是因為他們的奮斗和犧牲使我國在之后的邊界談判中占據了主動權。從此世界社會公認珠峰的北部是屬于華夏的。應該說我國確立對珠峰北坡的主權只是當年的勇士們爭取回去的。

1961年10月5日尼泊爾國王訪華時與我國簽署了《國內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王國邊界條約》:珠穆朗瑪峰和洛子峰到馬卡魯山一線以北為華夏領土,該線以南為尼泊爾領土。珠穆朗瑪峰的峰頂為兩國齊心全力全部:峰頂南部地區歸尼泊爾,峰頂北部地區歸華夏。凡是從北坡攀登珠峰須經華夏政府批準,同一時間應當通知尼泊爾政府;從南坡攀登者須經尼泊爾政府批準,同一時間應當通知華夏政府。所有一方要在峰頂設立服務于和平目的的科學探險站須由兩國政府達成響應的協議。

如果外國登山隊從尼泊爾境內的南坡攀登珠峰,那么在攀登曾經一定先進入尼泊爾境內。這就需要持有尼泊爾有效簽證,否則只是非法入境尼泊爾。如果在攀登過程中進入了我方一側是不算非法入境,除非攀登者在進入我國境內從北坡下山才是非法入境。反過來我國登山隊如果在攀登過程中進入尼泊爾一側也不算非法入境,除非他們在進入尼泊爾境內后從南坡下山才是非法入境。與之類似的狀態其實也廣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世界機場中。

例如華夏公民辦理了美利堅的旅游簽證坐飛機前往美利堅旅游,然而這一位華夏公民乘坐的航班需要在東京成田機場轉機。盡管這一位華夏旅客并不持有島國簽證,然而只要他不離開成田機場的特殊地區就不算是非法入境。像這在在世界中轉站中應該停留的地區都屬于特別地區,而珠穆朗瑪峰的峰頂也是與之類似的特別地區。無論華夏還是尼泊爾都不可能在珠峰的峰頂去設一個邊檢站,因為沒哪位邊檢事件人員應該做到每天爬到珠峰最上面去上班的。

中、尼雙方鑒于這種線下就約定:從對面境內登頂珠峰的人即便進入本國一側也不算非法入境。可如果在登頂之后從本國一側下山則一定持有本國簽證,否則就視為是非法入境本國。登山者從華夏境內的北坡登頂一定經華夏政府批準,但華夏政府會通知尼泊爾政府;登山者從尼泊爾境內的南坡登頂一定經尼泊爾政府批準,而尼泊爾政府會通知華夏政府。1966-1968年我國曾經兩次對珠峰進行高度測定。然而由于這兩次測量結果誤差較大,所以這兩次測量資料并未對外公布。

1975年華夏首次測量并公布出珠峰的高度為8848.13米。此后這一資料獲取了全球的承認。1992-1998年華夏和意大利、美利堅合作進行了復測。2005年5月22日我國精確測得珠峰峰頂石頭面海拔高程為8844.43米。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地質健身的作用使珠峰的高度一直在慢慢變化著。其實這種變化是相當慢慢的——至少在我們一代人的時間內這種變化完整應該忽略不計。之所以會出現測量結果上的差異往往一般是因為測量方法的先進化和準確化所導致的。

珠峰的峰頂常年被積雪覆蓋,而在積雪之下的高度才是真正的珠峰高度。以往的測量由于把積雪厚度也計算在內就出現了一定誤差,況且我們現在的測量技術手法也比以往更先進了,所以對珠峰高度的測量結果也越來越精確。2021年12月8日華夏珠峰測量隊登頂珠峰半年多后華夏和尼泊爾齊心全力宣布珠穆朗瑪峰雪面高程最新測量高度為8848.86米。華夏為這次測量事件組建了一支由70多個隊員和46名技術人員的部隊。值得一提的是華夏的北斗導航系統衛星測量在這次測量事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今攀登珠峰的難度比起上世紀60時代我國登山隊首次登頂時要小得多了。如今在一些垂直的地區甚至有梯子可供攀爬,而在當年則全靠隊員們用身軀做梯子。近年來一些配有專業攀登的商業攀登集團也應運而生。只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攀登珠峰依然是在用生命去冒險,所以華夏和尼泊爾都對攀登者的身軀素質有所要求。并不是每一個想要攀登珠峰的人都應該去攀登,而是要經歷過華夏或尼泊爾有關部門的審核與評估。從1921年至2016年間有282名中外登山者在攀登珠峰的過程中付出了生命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