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威圖手機為什么那么貴(威圖手機2021款價格)

5424

上個月,華為發布了第三代折疊屏手機——華為Mate X2,麒麟9000的芯片+第二代鷹翼折疊設計可謂足夠吸睛,即便賣出了17999元起的售價,依舊是一機難求。#數碼科技趣聞#

不僅官網買不到,二手平臺還買不起。截至目前某魚上其售價已經漲到3萬+,說它是一種“理財業務”也不為過了吧!

折疊手機市場火爆,全部人都眼饞的不行。這不,連淡出大眾視線好久的奢侈手機品牌Vertu(緯圖),也整了個“手機屆的茅臺”,發布了一款堪稱業內最昂貴的折疊屏手機——Ayxta Fold 5G。

不出意外,這款手機依然是以“貴”為賣點,最實惠的小牛皮版本賣到45800元,而鱷魚皮版本直接賣到68800元,華為Mate X2給他們提鞋的地位都沒有。

網絡朋友也立馬炸開了鍋,“關系”地將其稱為智力收獲機。畢竟現在這年頭,誰還只看長相啊,況且還沒鑲個鉆鍍個金啥的,多多少少有那么一點飄了。

而拋開這種尊貴的鱷魚皮,僅從手機本身來講,它還真有那么一點德不配位。

金玉其外,敗絮之中

Ayxta Fold定位為5G折疊屏商務手機,設計滋味上就為了體現一個字——貴,幾乎全部的成本都用在了包裝上。

瞅瞅這鱷魚皮后蓋,官網聲稱是愛馬仕同款,而且提供隕石灰、焦糖棕、紳士藍、曙光橙等多款顏色,應該根據你的喜好來定做。極果君終于明白這成本都花在了哪里呢。

正面選用7.8英寸(1920×1440)蟬翼全柔性屏,看起來和拉風,可這外折的折疊方法未免太“復古”了。折疊后手機主屏為5.5英寸(1440×900)、副屏為5.4英寸(1440×810)。

手機四顆攝像照相頭分別為:6400萬像素主攝、200萬人像、1600萬超廣角以及一顆800萬長焦鏡頭。搭載的驍龍 865 處理器,同一時間支持 5G 網絡,運行waterOS2.0系統。

作為一款售價超過40000元的AI智能手機,竟然還搭載的是過時的驍龍865,極果君認為完整應該理解,畢竟現在芯片供應這么緊張,用庫存就不用擔心產能了,至于性能就不用思考了,又不是不應該用。

Ayxta Fold 5G正在京東商城銷售,提供8GB+256GB、12GB+512GB兩種配置,截止發稿前銷售額為0。

“強強”聯手,只是雙贏

不了解各位發現沒有,Vertu Ayxta Fold這外貌越看越眼熟,和柔宇發布的折疊屏手機FlexPai 2看起來像親朋友…再加上同款驍龍 865 處理器,簡直只是一模一樣,唯一的區別只是柔宇這款只賣9988。

當然也有眼尖的網友一眼就看出了貓膩,直接評論道:這不只是換個標,貼層皮的柔宇嗎?立馬售價就翻了4到6倍!

網絡朋友的評論也甚是犀利,直接扣上一頂“國外版8848”的帽子,還有這種外折方法,也是早就out了…

說起柔宇,現在也不是什么“正經人”了。曾經高調亮相,搶在三星曾經推出了世界首款可折疊屏手機,贏得了投資機構的青睞,先后拿到了九輪投資,這也讓柔宇快速膨脹,柔宇副總裁樊俊超還甚至在微信朋友交流圈發布長文怒斥小米“沒有創新”。

然而此后的柔宇馬上就被“扒光底褲”。首先就爆出財務危機,2017年到2021年每年虧損數億元;其次手機銷售遭遇滑鐵盧,據業內人士估算,2021年柔宇FlexPai一代業務與二代業務的銷售額總和也不過數萬臺,而華為超過50萬臺。

而最致命的是,柔宇最引以為傲的技術實力也被質疑。除了在18年和20年發布2款手機外,柔宇一大半的花錢級業務都是充電插頭之類的東西,官網承諾的滿產規模超過每年5000多萬片柔性展現屏,至今也沒看見。

這家從來只融資,從未見真正有研發新業務的高科技集團,最終了失去市場相信,暫停IPO,變成了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得局面。

而這種Vertu(緯圖)也不“無腦”。眾所周知,Vertu是一家對比有簡史的奢華手機品牌,成立于1998年,也是諾基亞的下屬品牌,曾經也是混動風生水起。但隨著諾基亞的沒落,終于在2015年被賣給香港一家集團,2017年又再一次進易主,本國業務賣給了2011年成立的緯圖通信貿易(華夏)有限集團,而除華夏以外的世界業務,則被一位土耳其富商買下,也只是說現在有Vertu和Vertu華夏兩家集團,而這兩家集團則是毫無關系。

可是Vertu華夏對外卻很聰慧的隱去了“華夏”標識,借著Vertu 的品牌效應收獲不明真相的花錢者。

談到這相信各位已經明白了這款Vertu Ayxta Fold是什么貨色了吧——只是一臺貼了牌的柔宇。Vertu華夏和柔宇望著現在折疊手機市場巨大,兩家一合計,一個出業務一個出包裝,僅僅換個殼,就披著奢侈品的名號賣出離譜的高價,賣一臺就賺一臺,實在是“強強”聯動,攜手共贏。

縱觀華夏手機市場,類似的業務還真不少,例如古典的“8848”鈦金手機、號稱肯定安全的金立雙系統安全手機等等,都是選用創造噱頭的營銷模式來兜售業務。

不僅沒有過硬的技術實力,還哄抬手機市價,瓜分了那些真正用心研發的良心手機品牌市場,對整個手機行業的進步也起不到正面積極的作用,看起來更像是“劣幣驅逐良幣”的操作。

那么問題來咯,如果你有6萬塊,是買一臺能拉會跑的五菱宏光還是一臺土味奢華的折疊手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