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知道的白酒品牌有哪些?
2、外國人對白酒的了解程度與評價如何?
3、在國外通過什么途徑能接觸到白酒? 德國人去中餐館喝白酒 記者采訪的16個德國人中,男女各半,有大學教授,也有普通工人,有記者,也有家庭主婦。其中,有4個人知道白酒,知道的白酒有茅臺和五糧液。喝過白酒的多是與打過交道的。沒有去過、對也不甚了解,卻品嘗過酒的,在采訪中只有一位。
申策爾教授曾是德國不倫瑞克大學機械工程系的系主任,他由于工作關系出訪時品嘗過茅臺。海爾姆斯是工程師,在呂內堡工作,他的妻子是人,去過幾次,喝過白酒。提娜?李爾斯是學漢學的大學生,去作交流學生的時候嘗過五糧液。布麗吉特?戴克是家庭主婦,愛吃中餐,在餐館里點過一次五糧液,嘗個新鮮。
申策爾教授平時不善飲酒,尤其不喜歡高度數的酒類,所以對茅臺沒有太深的印象,他只記得味道非常好聞。海爾姆斯覺得茅臺口感好,味道也好。李爾斯和戴克覺得白酒的味道“需要習慣”,如果不是必須,她們不會再喝。
一般來說,在德國大型的批發市場、亞洲商店和餐館都可以買到白酒,主要的品牌有高粱酒、五糧液、二鍋頭、竹葉青、玫瑰露和茅臺等。茅臺酒因為價格偏貴,銷量一般。銷路最好的是高粱酒,因為價廉。不過,由于大部分德國人不認識白酒,在德國大型綜合超市很難買到白酒。
據德國漢堡蜀都飯店的王老板介紹,在他們餐館點白酒的幾乎都是德國人,以中年男性居多。這些人一般都是在餐館喝白酒,不會專門到亞洲商店去成瓶地買。德國人吃飯時多以葡萄酒或啤酒佐餐,白酒一般是餐后喝一小杯,認為可以解油膩,有助于消化。在日本黃酒名氣更大 白酒味道醇香,濃郁,但對于口味清淡的日本人來說有點難于接受。只有到過的人,或是白酒迷才知道茅臺、二鍋頭。日本人一般都知道黃酒,而且在各種料理店都備有黃酒出售,但能找到白酒的料理店卻鳳毛麟角。只有上世紀80年代后到日本的人開的少數料理店中備有白酒。大的百貨店可以看到青島啤酒,卻沒有任何一種品牌的白酒。日本人非常愛喝酒,但是多以味道清淡的清酒為主,較近幾年開始流行喝燒酒,但是酒精度數都較低。一般不會超過20度。所以,白酒要打入日本市場難度很大。不過在日本也有一些酒迷,他們借到出差的機會,以品遍各地白酒為樂。記者認識一位20多歲的大學生山田君,他因為學中文到旅行,回來之后就表示非常喜歡白酒,可惜在日本買不到。美國超市難覓白酒 在采訪的15個美國人中,除了兩個來過的美國商人說出茅臺品牌外,其余人都不能準確說出白酒的品牌,還有3個人以為日本清酒是的。
知道茅臺的兩位美國商人是因為在華期間,客戶請客時了解到,茅臺是人喜歡的白酒。他們覺得白酒“酒味”較足,如果不加冰塊和果汁,很容易醉。
美國每個州對烈性酒銷售的規定都不同,有20多個州規定烈性酒只能在專門酒店出售,不得在超市出售。不過,有一些州的規定比較寬松,比如加州,一般的綜合超市就可以買到烈酒。總體來說,在美國,出口的白酒絕大部分在超市出售,在其他店里很難見到白酒。許多白酒沒有打入美國市場,還因為沒有完整的出口手續。
在美國買白酒的,人占絕大部分,年齡在40歲以上,一般是在家庭聚會上喝。有的中餐館也供應白酒,一位中餐館老板FS:PAGE說,白酒平時的銷量遠沒有青島啤酒等非烈性酒好。只有國內旅游團來的時候,才會點名要白酒。在美國人消費烈性酒較多的酒吧里,記者從來沒有見過品牌的白酒。“這怎么能叫‘深水炮彈’呢,太暴力、太戰爭味了!”在一次酒會上,韓國某大企業總經理金炯均先生笑著對記者說。他說的“深水炮彈”,是指在許多酒吧里流行的一種喝法,即用大玻璃杯盛滿啤酒,然后用一個相對小的杯子盛滿白酒或洋酒,并將小杯投入大杯中,然后一飲而盡,感覺相當刺激。“兩種酒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應該叫‘和諧酒’才是嘛。”金炯均非常得意地說。很顯然,這位旅居多年的韓國企業家已經深諳文化,并將其融入了日常交往和業務之中。金先生只是數以百萬計的、喝酒要喝出文化味的韓國人之一。記者接觸到的韓國人,大多都能將酒水說得頭頭是道。因為韓國人超喜歡喝酒,據某權威組織統計,韓國人均年飲酒14.4公升,僅次于斯洛文尼亞,高居第二。
白酒無疑是韓國人較喜歡的一種。這有兩種原因,一是白酒的口感。韓國米酒、清酒,度數低,酒味淡,而白酒大多都是由糧食發酵釀制而成,香氣濃厚,口味純正。二是韓國人對的儒家文化有種特殊的情感。在他們看來,白酒濃縮了儒家文化。尤其是像五糧液這樣的白酒,更是將文化精髓濃縮其中,深得韓國人的喜歡。在許多韓國人眼里,五糧液屬于酒中,相當于XO。在韓國,一瓶五糧液的價格高達25萬韓元(約合2000元人民幣)一瓶。一些音樂人,如“神話”樂團等都是五糧液的擁躉。在首爾,還有一個民間自發組織叫五糧液愛好者協會。
除了延續人的喝酒禮儀外,韓國人也琢磨出了白酒的新喝法。他們把五糧液酒裝進酒壺,放點黃瓜絲,這樣白酒就不會太沖。而且除了保有原先的烈、甘、清、辣、甜、香、醇的特性之外,還會多一味綿甜清涼。韓國人常向朋友推薦他們的“新發明”。白酒泡蛇吸引俄羅斯人 記者在莫斯科街頭隨機采訪了幾位當地市民,他們大都沒有嘗過白酒,更說不出品牌。記者在查閱有關俄羅斯酒類商品貿易數據時發現,在酒類主要進口國名錄下,根本沒有。一位就職于海關部門的友人說,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并非是檢驗檢疫的問題,而是俄羅斯人喝不慣香味太重的白酒。曾在工作8年的俄羅斯專家康斯坦丁對此表示同意。他說,俄羅斯人喝酒習慣“干杯”,白酒與俄羅斯的伏特加相比氣味太烈,因此難以“一口悶”。康斯坦丁說,他和一些俄羅斯朋友比較習慣二鍋頭的味道。傳聞稱,一些俄羅斯在華工作人員由于喝不慣中方友人贈送的茅臺等醬香型名酒,甚至把它們拿到商店去換價格低廉的二鍋頭。
在荷蘭SPAR連鎖超市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一家分店,從伏特加到威士忌等各種產地的名酒琳瑯滿目,卻不見白酒的身影。歐尚、麥德龍等大型超市仍然沒有白酒。只有在被旅俄人稱作“一只螞蟻”的切爾基佐夫市場,才能在個別攤位的角落處發現印有“茅臺”、“五糧液”、“二鍋頭”等熟悉品牌的酒瓶。由于俄羅斯三令五申禁止外國公民從事酒類商品零售,因此,嚴格意義上說,那里出售的白酒基本沒有合法身份。
在俄羅斯輿論中,白酒總與獵奇心態難舍難分。諸如某種酒被以天價拍賣,或是人在白酒中浸泡蛇等動物。康斯坦丁對記者說,他不但適應了這種“藥酒”,離開時還專門帶回了一大瓶泡了三條蛇的二鍋頭。他打趣地說:“我隔一段時間就去數一下瓶子里的蛇,生怕它們溜走了。”無偶,記者去年在莫斯科接受登機檢查時,兩名機場保安人員問記者是否隨身帶酒。當記者表示沒有帶酒后,這兩人頗有些失望地表示,聽說FS:PAGE人用白酒泡蛇,他們也很想嘗一嘗究竟是什么滋味。秘魯:喝過的人很喜歡 白酒進入秘魯的時間并不長,過去能喝到酒的地方除了在大的招待會上,就是個人從隨身帶來的。后來首鋼秘魯鐵礦下屬的一家公司從進口了二鍋頭、紅星御酒、桂花陳酒這三個品牌,銷售對象主要以人為主。起初白酒的銷路不好,隨著較近幾年新移民的增多,這幾個牌子的酒銷路也漸入佳境。
記者每逢年節也會買一些價格適中的紅星御酒和桂花陳酒送給秘魯朋友,他們都很喜愛,認為酒口感好,不刺激,味道香。在采訪過程中,大部分秘魯人從未嘗試過酒,不知道哪種酒是的名酒、好酒。只有來過的秘魯人對白酒有一定了解。一位63歲的秘魯漫畫家曾在北京電臺工作,他在北京和朋友聚會時喝過茅臺酒和三鞭酒,他很喜歡,也希望能在秘魯再喝上。58歲的秘魯21報總編在時喝過茅臺、二鍋頭、桂花酒、高粱酒等。
目前酒只是在秘魯的唐人街一些賣貨的商店有售,其中也有不少雜牌酒,甚至冒牌酒。一位華商對記者說,在秘魯進口酒申請的手續非常繁瑣,而且每個牌子的酒都要注冊登記、化驗,申請周期很長。他說,秘魯人有喝威士忌的傳統習慣,有不少頭牌好酒,價格與本地銷售的威士忌價格大體相近,他對酒在秘魯的市場前景非常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