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赤水河酒業有限公司醬香老酒(醬酒唯有赤水釀)

5424

赤水河位于東經104度45分-106度51分,北緯27度20分-28度50分。

赤水河酒業有限公司醬香老酒(醬酒唯有赤水釀)

赤水河全長444.5千米,河床寬40米~88米,平均63米。常年水深1米~5.4米,平均2.8米。

赤水河流域總面積20440平方公里,其中,貴州省境內面積為11357平方公里。地勢西南高而東北低,高程200-1890米,處于云貴高原向四川盆地傾斜的斜坡面。

赤水河為我國長江上游支流,古稱安樂水,在云、貴、川三省接壤地區。赤水河源于云南省鎮雄縣,流經云、貴、川三省的金沙、仁懷、赤水等6個縣,后在四川合江縣匯入長江。

包括云南鎮雄、威信,貴州畢節、大方、金沙、遵義、仁懷、赤水、習水、桐梓及四川古藺、合江等12個縣的全部或一部。

貴州省境內段11357平方千米,其中仁懷市境內段長119千米,流經茅臺鎮河段為茅臺酒廠的生產用水主要取水段。

我國的名酒,大都出自這條河。有句民諺這樣說道:“上游是茅臺,下游望瀘州,船到二郎灘,又該喝郎酒”。

赤水河流域上段處于云貴高原及其斜坡地帶,屬于高原、山地,地勢西南高東北低,高程200~1890米,河谷狹窄,部分地區巖溶發育。

下段和流域中部屬于四川盆地邊緣山區,河谷較寬,兩岸間有臺地,東側與綦江等河流分界。赤水河下段自貴州省赤水縣復興場以下進入四川盆地,兩岸丘陵起伏,沿江河谷平原十分寬闊,東南部有少量山地。

水文地質特征主要受巖性與地質構造的影響,太平渡、沙灘以上石灰巖出露廣泛,巖溶發育,河谷兩岸溶洞水露頭分布面廣。

其中馬巖灘、長彎灘、溝灘、龍洞等處,二、三迭系灰巖中均有泉水流出,出水點高于河水面40-50米,流量大者達0.5立方米每秒,太平渡、沙灘以下河段主要分布侏羅系、白堊系砂巖、泥巖,泉水以基巖裂隙水為主。

赤水河的紫砂頁巖,形成時間約7000萬年左右,這種巖層有利于水分的滲透過濾和溶解巖層中的有益成分。

巖層主要為砂巖和頁巖,河水滲透巖層,便帶有微量礦物質元素。赤水河流域內紫紅色的土壤中砂質和礫土含量高,土壤松散,滲透性強,地表水和地下水融入赤水河時,被層層過濾、吸收、轉化,赤水河因此水質甘甜、清甜可口。

清代詩人曾云:“集靈泉于一身,匯秀水東下”,經過蒸餾后,釀出的酒尤為甘美。也是這些特殊的微量元素共同成就了醬酒之美。

“水乃酒之魂”,對于赤水河的水而言,它是賦予美酒的靈魂。

自三岔至二郎鎮段河谷狹窄,兩岸山勢陡峻,山峰海拔1000~1600米。干流畢節縣赤水河水文站水面寬50~110米,仁懷市茅臺水文站水面寬80~120米。

二郎鎮至復興場段太平渡以上巖溶發育,河谷兩岸溶洞較普遍沿河谷山峰海拔500~1000米。復興場以下,進入四川盆地,兩岸丘陵海拔在600米以下,河谷平原寬闊,主河道一般寬200米,下游赤水水文站水面寬150~230米。

赤水河河谷深切狹窄,山勢陡峻,河岸山地海拔多在1000-1930米之間。河谷地帶是畢節地區海拔低地帶,在800-457米之間,是畢節地區氣溫高地方,熱月(7月)在22 ℃以上,冷月在0℃以上,年均溫15 ℃以上。

而茅臺鎮地處河谷,緯度偏低,冬暖夏熱,少雨少風,濕度偏大。年平均氣溫16.3攝氏度,年日照1400個小時,無霜期311天,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這種獨特的氣候環境,非常適合微生物菌群的生長繁殖。

每逢端午節至重陽節,雨季來臨,大量紫紅色土壤被沖刷入水,河水呈赤紅色。而重陽節至翌年端午節之間,雨量驟減河水又恢復清澈透明。

河流沿岸沒有工業污染,是長江上游至今保護的一條支流,保留了大量的原生態物種,也因此水質優良,為釀造高品質醬酒造就了天然的基礎。

茅臺鎮擁有特殊的紫色沙頁巖地質地貌結構,這種土壤中礫石和沙質土含量高,滲水性好,地下水、地表水通過紅壤層時,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多種微量元素被溶解。

經過層層滲透、過濾成純凈、清冽、香甜可口的清泉水,終匯入了赤水河。河水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成分(二鉀離子偏多),鈣鎂離子含量均符合食用要求,是釀造醬酒的佳水質。

據科學檢測,赤水河水質無色透明,無臭無味,微甜爽口、降解物少,硬度適中,呈微堿性(pH值7.2—7.8)。

醬九坊大曲醬香酒由大師羅吉洪匠心精釀而成。羅吉洪大師為國家一級品酒師、高級勾調師、酒體設計師。

仁懷市醬香白酒專家庫成員;遵義市(仁懷市)酒業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仁懷市醬香型白酒價值評估認證專家組成員;仁懷市十佳釀造之星、貴州省評委;2019-2020年度榮獲我國酒業青云獎“青年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