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假冒白酒披上“茅臺”外衣 海口查獲67瓶假冒高檔白酒

5424

【中國白酒網】俗話說,“無酒不成席”。隨著白酒越來越受歡迎,市場需求量也逐漸增大,一些不良商家通過“傍名牌”的方式制售假冒茅臺、劍南春、五糧液等高檔白酒,從而牟取暴利。“3?15”前夕,為了凈化白酒消費環境,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瓊山分局聯合“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窯”等名酒企業打假辦,開展白酒商標專項執法行動,整治知識產權領域侵權假冒違法行為。截至3月14日,查獲“茅臺”等侵權白酒67瓶,貨值近8萬元。

白酒尤其是高檔白酒該如何鑒別真假?連日來,在記者的走訪過程中,有部分消費者稱只能憑感官判斷,光憑外包裝還是難以辨真假。對此,市場監管部門表示,靠“喝”鑒別不可取。

“茅臺”等60瓶白酒初步鑒定為假酒 老板靠“網上教程”鑒別未曾想“看走眼”

據介紹,連日來,執法人員在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綿竹劍南春酒廠有限公司、四川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授權委托的打假辦工作人員配合下,先后檢查了龍昆南路、高登街、勛亭路、興丹路等轄區內多家名煙名酒銷售店,重點檢查經營者所售白酒是否假冒侵權,進貨渠道是否合規合法,是否落實索證索票等。

3月8日,記者隨同執法人員來到了海口市龍昆南路的“金福喜酒業”商行,該商行貨架上擺放有各類低中高不同檔次、價位的白酒、紅酒等,在商行最內側的貨架上,擺放有“貴州茅臺酒”“國窯1573”“五糧液”“劍南春”等名酒。隨后,酒企打假辦工作人員對貨架上的高檔白酒進行現場鑒定。

“仔細觀察,這兩瓶‘貴州茅臺酒(精品)’瓶蓋上的五角星是不一樣的。”打假辦工作人員發現,“貴州茅臺酒(飛天)”“國窯1573”等白酒的有機碼、防偽碼根本無法查詢到;有些酒盒還存在整體顏色偽暗、防偽標簽、防偽點熒光反應異常等情況。

經執法人員清點統計,現場發現“貴州茅臺酒”“五糧液”“劍南春”等60瓶白酒,打假辦工作人員現場初步認定,上述白酒系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仿冒品。

該商行王老板稱,上述涉嫌侵權的白酒有大部分是他從個人以“禮品回收”的方式收來的,而一小部分是他從批發市場購進的。“我就是通過網上學的一些方法,來鑒別真假,還以為這些白酒是真的。”王老板說,直至執法人員到場檢查才知道是假酒。

執法人員對上述60瓶白酒采取行政強制措施進行扣押,并立案調查處理。

商行稱老鄉將店連同酒一并轉讓 怎料真酒中還會摻有幾瓶假酒

執法人員在對龍昆南路現代教育服務中心沿街鋪面檢查時,發現其中一間鋪面寫有“煙酒專賣”,此時該鋪面內物品擺放雜亂,處于“半營業”狀態。執法人員了解到,該鋪面名為“海口瓊山華盛瑞霖商行”,擺放在貨架上的白酒有“茅臺”“汾酒”“五糧液”“國臺”等。

“這里的白酒并不多,每個種類也只有兩三瓶,其中有些白酒是真品,有些經過我們查看,為涉嫌侵權假冒產品。”打假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白酒外包裝上積有厚厚一層灰,說明已擺放了很長一段時間,并非近期進的貨。經現場初步鑒定,“貴州茅臺酒”“國窯1573”“五糧液濃香型”等5瓶白酒,為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商品。

據現場一負責人稱,這家商行此前是老鄉轉讓給他母親,其中包括白酒在內的大部分商品也一同轉讓過來,由母親接手后經營。“因為是老鄉轉讓的,當時我親戚看過這些白酒,認為沒什么問題,哪曉得這里面還有幾瓶酒是假的。”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因時間久遠,上述涉嫌侵權白酒,暫時無法提供進貨發票、銷售憑證、檢驗報告和商標注冊證等相關材料。

3月13日,執法人員來到瓊山區高登東街的鑫日商行檢查時,發現該商行貨架上僅放有兩瓶“國窯1573”,打假辦工作人員用熒光筆照射觀察發現,兩瓶“國窯1573”均為假冒產品。據該店老板稱,這兩瓶酒是以前其丈夫購進的,但具體是從哪里進的貨,她并不清楚。

據統計,截至3月14日,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瓊山分局共查獲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茅臺”“五糧液”假冒白酒67瓶,貨值約8萬元。

不建議靠感官來鑒別白酒真偽 白酒的購買途徑、進貨渠道很重要

“白酒通常是真是假,一喝就知道了。”“主要是聞味道吧,有的假酒的包裝制作得很逼真,不容易看出來啊”……連日來,記者在針對白酒的真假鑒定別問題,對部分消費者進行了采訪。

市民李先生介紹,像“茅臺”“茅臺王子酒”“習酒”等一些中高檔的白酒,用鼻子慢慢聞起來,會有層次較為分明的香味。“假冒、劣質的白酒即使有香味,但香味不會持久。”他解釋道,人們常說的“空杯留香”也正是這樣的道理,“空杯留香”要比滿杯酒的香味更直接、純正。

“白酒最終的作用還是用來喝的,所以最重要的品鑒方法就是直接品嘗。”市民張先生則認為,比如說平常喝的一款酒,當喝到假酒時是能喝出來的,畢竟假酒不可能做的味道和真品酒的一樣。張先生說,正規廠家用傳統工藝、純糧釀造的白酒香而不嗆,但像假酒酒精味相比之下濃烈,而且辣喉感特別明顯。有部分“老酒友”表示,對一些知名品牌的白酒真假的鑒別,難以從外包裝上去查看,基本靠“喝一口”“聞一下”來品味出真假酒的差別。

對于銷售商家來說,除了以感官來分辨以外,還能否從其他方面來鑒別呢?在海口市金牛路經營十余年煙酒生意的賀老板告訴記者,常年銷售中高檔白酒的商家,或多或少能從酒的瓶蓋、瓶身、外包裝、字體印刷等方面來查看真偽。“如今一些不法分子工藝提升,讓人難以分辨真偽,甚至還有通過以真品酒瓶外包裝制作假酒,這更是防不勝防。”賀老板表示,避免購進假酒關鍵在于進貨渠道,去酒廠或擁有白酒品牌經營權批發商處進貨則較為保險。

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瓊山分局市場科負責人陳志強介紹,鑒別白酒的方式,看色澤、聞氣味、靠味覺,這一招對于“老酒友”管用,其次消費者可以通過查詢掃描白酒包裝上的有機碼、防偽碼等來進行查詢。

“但消費者、商家避免購買到假酒的辦法,還是要選擇可靠的購買途徑。”陳志強告訴記者,假酒除了給不法商家帶來高額利潤外,對人的健康傷害是最主要的。近幾年,假酒的制造工藝逐漸從工業酒精轉變為食用酒精勾兌,劣質食用酒精加上各種化學添加劑的勾兌,假酒口感較差,喝過之后嚴重傷害大腦,長期或大量飲用假酒甚至危害生命,因此消費者通過“喝”的方式來鑒別,他認為不可取。

陳志強表示,消費者到有信譽的實體店買酒更放心,可到旗艦店、專賣店、大型商超、大型酒行、授權經銷商等購買。如果消費者對購買的酒有懷疑,可撥打外包裝廠家電話進行咨詢查驗,或者到相關授權經銷商處請求協助鑒定。如果發現有制售假酒違法行為,可撥打12345向市場監管部門進行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