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的主要原因包括血栓脫落阻塞肺動脈、遺傳性凝血功能異常、久坐或臥床不動等因素,其危害可能包括引發呼吸困難、低氧血癥、肺組織壞死,甚至導致死亡。及時預防和治療是降低風險的關鍵。
1、肺栓塞的主要原因
肺栓塞是因血塊、脂肪滴或其他異物阻塞肺動脈導致的急性病癥,其主要原因如下:
(1)血栓形成及脫落:靜脈血栓,尤其是下肢深靜脈血栓(DVT),是肺栓塞的最常見原因。當血栓脫落后隨靜脈血流進入肺動脈主干或分支,容易阻礙正常血液循環。常見誘因包括手術后久坐、孕期、長期臥床等。
(2)遺傳性凝血功能異常:部分患者可能因為遺傳性疾病如抗凝蛋白(如蛋白質C或S)的缺乏,導致易形成血栓,從而增加患肺栓塞的風險。
(3)外部因素誘發:久坐或長途旅行(如飛機或汽車),因血液回流變慢,容易誘發靜脈血栓形成并引發肺栓塞。創傷或骨折后脂肪顆粒進入血液,也可能造成肺血管的栓塞。
(4)生理風險因素:高齡、肥胖、吸煙、妊娠期、口服避孕藥等都會增加血液黏稠程度,從而提升肺栓塞的風險。
2、肺栓塞的危害
肺栓塞對人體的危害具有潛在的危險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急性呼吸衰竭:肺動脈阻塞后,會導致心肺循環受阻,氧氣無法充分供應全身組織,引起呼吸困難、低氧血癥甚至休克。
(2)肺組織壞死:嚴重的肺栓塞可能會引發部分肺組織壞死,進一步影響肺功能,進而導致呼吸儲備能力下降。
(3)右心功能不全:肺動脈壓力急劇升高會增加右心室的負擔,甚至可能引起急性右心衰竭,危及生命。
(4)猝死風險:對于未發現或未及時治療的患者,肺栓塞可能迅速造成循環障礙而導致猝死,尤其在大面積栓塞情況下,救治的黃金時間極為有限。
3、如何預防及治療肺栓塞
(1)預防措施:
長時間久坐時,可適當起身活動,或做腳踝伸展運動促進血液循環。
對于術后臥床或懷孕的高危人群,推薦穿戴梯度壓力靜脈彈力襪以減輕靜脈血流阻滯。
健康人群應保持正常體重,避免吸煙,并定期體檢以評估凝血情況,必要時通過抗凝藥物干預。
(2)治療措施:
抗凝治療:如使用華法林、肝素或新型抗凝藥物(如利伐沙班),防止血栓擴大或再次形成。
溶栓治療:在急性期,可通過靜脈注射尿激酶、纖溶酶等藥物溶解已有血栓。
手術及介入治療:對于藥物無效或病情嚴重的患者,可考慮肺動脈血栓取栓術、下腔靜脈濾器植入等手術。
肺栓塞是一種急性病癥,具有高風險和高死亡率。了解其主要原因并重視危害,有助于盡早采取有效防控和治療措施,避免生命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