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血常規檢查能查出什么項目(血常規化驗單各項解讀)

5424

血常規檢查能查出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等多項指標,用于評估身體健康狀況和診斷疾病。血常規檢查是臨床常用的基礎檢查之一,通過分析血液中各種細胞的數量和形態,幫助醫生判斷是否存在感染、貧血、出血性疾病等問題。


1.白細胞檢查:白細胞是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負責抵御感染。白細胞計數升高可能提示細菌感染、炎癥或白血病等疾病;白細胞計數降低可能與病毒感染、藥物副作用或骨髓功能異常有關。通過白細胞分類計數,還可以進一步了解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亞型的比例,輔助診斷特定疾病。


2.紅細胞檢查:紅細胞負責攜帶氧氣到全身各組織。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濃度和紅細胞壓積是評估貧血的重要指標。數值降低可能提示缺鐵性貧血、溶血性貧血或慢性疾病引起的貧血;數值升高可能與脫水、肺部疾病或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有關。紅細胞平均體積、平均血紅蛋白含量等參數有助于區分不同類型的貧血。


3.血小板檢查:血小板在止血過程中起關鍵作用。血小板計數減少可能導致出血傾向,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或藥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血小板計數增多可能與炎癥、缺鐵或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有關。血小板平均體積和分布寬度等參數可提供更多診斷信息。


4.其他指標:血常規檢查還包括紅細胞沉降率(ESR)和C反應蛋白(CRP)等非特異性炎癥指標。ESR升高可能提示感染、炎癥或惡性腫瘤;CRP是急性期反應蛋白,其水平在感染或組織損傷后迅速升高,可用于監測疾病活動度和治療效果。


血常規檢查雖然不能直接診斷特定疾病,但能為醫生提供重要線索,結合臨床癥狀和其他檢查結果,有助于疾病的早期發現和診斷。定期進行血常規檢查是監測健康狀況的有效方法,特別是有慢性疾病或正在接受治療的人群。如果檢查結果異常,應及時就醫,由專業醫生進行進一步評估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