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拉肚子上吐下瀉拉稀水怎么辦(胃疼拉肚子拉稀水樣)

5424

 

拉肚子上吐下瀉拉稀水主要由感染、食物中毒或腸胃功能紊亂引起,需及時補液防脫水,必要時就醫。處理方法包括口服補液鹽、調整飲食、服用止瀉藥物,嚴重時需抗生素治療。1.補液防脫水

脫水是腹瀉嘔吐最需警惕的并發癥。成人每小時補充200-300毫升口服補液鹽,兒童按體重每公斤50-100毫升。可自制補液水:500毫升溫水加1.75克食鹽和18克白糖。觀察尿液顏色,淡黃色說明補水充足。

2.飲食調整

發病初期暫禁食4-6小時,待嘔吐緩解后嘗試少量流食。選擇低渣低纖維食物:米湯、藕粉、蘋果泥、蒸蛋羹。避免乳制品、高糖飲料及油膩食物。癥狀減輕后逐步添加白粥、軟面條,3天后恢復普通飲食。

3.藥物治療

水樣便超過6次/天可服用蒙脫石散,成人每次1袋,每日3次。益生菌制劑如雙歧桿菌可調節腸道菌群。細菌性腹瀉需醫生指導使用諾氟沙星、阿莫西林等抗生素。發熱超過38.5℃時服用對乙酰氨基酚退熱。

4.病因識別

病毒性胃腸炎通常3天內自愈,諾如病毒感染者需隔離。食物中毒常伴集體發病,沙門氏菌感染多見。慢性腹瀉需排查腸易激綜合征、炎癥性腸病。血便、持續高熱、意識模糊提示嚴重感染或中毒,需急診處理。

5.預防措施

處理食物前徹底洗手,生熟食分開存放。貝類海鮮充分加熱,避免食用隔夜涼拌菜。旅行時飲用瓶裝水,避免生食蔬菜。長期服用抗生素者需補充益生菌。嬰幼兒推薦接種輪狀病毒疫苗。

持續腹瀉超過48小時伴嚴重脫水、便血或劇烈腹痛應立即就醫。老年人和嬰幼兒出現嗜睡、眼窩凹陷等脫水體征需靜脈補液。恢復期避免劇烈運動,注意腹部保暖,兩周內忌食辛辣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