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女性常見的乳腺感染性疾病,典型癥狀包括乳房紅腫、疼痛、發熱,嚴重時可能伴隨全身癥狀如寒戰、乏力。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早期干預可有效緩解癥狀并預防并發癥。
1. 急性乳腺炎的癥狀主要表現為乳房局部紅腫、疼痛,觸摸時可能感到硬塊。部分患者會出現乳房皮膚溫度升高,乳汁分泌減少或乳汁中帶有膿血。全身癥狀可能包括發熱、寒戰、乏力、頭痛等,嚴重時可能發展為乳腺膿腫。
2. 急性乳腺炎的病因主要與乳汁淤積、細菌感染有關。乳汁淤積常因哺乳不規律、嬰兒吸吮不足或乳頭皸裂導致,細菌則通過乳頭破損處侵入乳腺組織。其他誘因包括哺乳期免疫力下降、乳房受壓或外傷等。
3. 藥物治療是急性乳腺炎的主要手段。抗生素如青霉素類、頭孢類或克林霉素常用于控制感染,具體藥物需根據醫生建議選擇。對于疼痛和發熱,可口服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緩解癥狀。若形成膿腫,可能需要穿刺引流或手術切開排膿。
4. 物理治療有助于緩解癥狀并促進恢復。熱敷可促進血液循環,減輕乳房脹痛;按摩有助于疏通乳腺導管,排出淤積的乳汁。使用吸奶器定期排空乳汁也能預防乳汁淤積。
5. 生活方式調整對預防和治療急性乳腺炎至關重要。保持乳頭清潔,哺乳前后用溫水清洗乳頭;調整哺乳姿勢,確保嬰兒正確含乳;避免穿戴過緊的內衣,減少乳房受壓;保持充足休息和均衡飲食,增強免疫力。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需早期發現并及時治療,以避免病情加重或發展為乳腺膿腫。若出現乳房紅腫、疼痛或發熱等癥狀,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同時,通過調整哺乳習慣和生活方式,可有效預防乳腺炎的發生。哺乳期女性應重視乳房健康,定期檢查,確保哺乳過程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