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刀口癢可能由傷口愈合、瘢痕增生、縫線反應、局部感染、皮膚干燥等原因引起,可通過藥物涂抹、物理治療、瘢痕護理、抗感染處理、保濕修復等方式緩解。1、傷口愈合:
剖腹產術后1-2周內刀口發癢屬于正常生理現象。傷口愈合過程中成纖維細胞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會刺激神經末梢,產生瘙癢感。此階段需保持切口清潔干燥,避免抓撓,可遵醫囑使用促進愈合的敷料。
2、瘢痕增生:
術后2-6個月可能出現瘢痕增生性瘙癢。瘢痕組織過度增生壓迫神經末梢,常伴隨局部發紅、硬結。可通過硅酮凝膠敷貼抑制增生,或采用壓力療法減輕癥狀,嚴重者可考慮瘢痕內注射治療。
3、縫線反應:
部分人群對可吸收縫線產生排異反應,表現為持續性刺癢伴局部紅腫。需由醫生判斷是否需拆除殘留線頭,必要時使用抗組胺藥物緩解過敏癥狀,避免繼發感染。
4、局部感染:
刀口出現紅腫熱痛伴分泌物時提示感染可能。細菌滋生會釋放炎性介質刺激皮膚,需及時就醫進行傷口處理,根據病原學檢查結果選擇外用或口服抗菌藥物控制感染。
5、皮膚干燥:
術后皮膚屏障功能未完全恢復,清潔過度或衣物摩擦可能導致角質層受損,引發干燥性瘙癢。建議使用醫用保濕劑修復皮膚屏障,選擇純棉透氣衣物減少摩擦刺激。
剖腹產術后應穿著高腰純棉內褲避免摩擦刀口,沐浴時水溫不超過38℃且避免直接沖洗傷口。飲食上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果蔬促進膠原合成,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適當進行盆底肌訓練時需避免腹部用力,若瘙癢持續加重或伴隨滲液、發熱等癥狀應及時返院檢查。術后6個月內避免陽光直射瘢痕部位,外出時可使用醫用疤痕貼配合物理防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