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感染痊愈后仍可能再次感染。流感病毒具有多種亞型且易變異,人體對流感病毒的免疫力通常僅針對特定亞型,主要影響因素有病毒變異、免疫力下降、接觸新亞型、疫苗接種不足、防護措施缺失。1、病毒變異
流感病毒尤其是甲型流感病毒容易發生抗原漂移或抗原轉變,導致新病毒株出現。即使曾感染過流感,若病毒發生顯著變異,原有抗體可能無法識別新病毒株,從而引發再次感染。每年世界衛生組織會根據病毒變異情況更新疫苗組分。
2、免疫力下降
人體產生的流感抗體水平會隨時間逐漸降低,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或免疫功能受損人群抗體衰減更快。當抗體水平不足以中和病毒時,接觸流感病毒仍可能發病。規律作息、均衡營養有助于維持免疫功能。
3、接觸新亞型
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有H1N1、H3N2等多種亞型。感染某一亞型后產生的免疫力對其他亞型保護有限。若接觸既往未感染過的亞型,如從H1N1轉變為H3N2感染,可能再次出現典型流感癥狀。
4、疫苗接種不足
流感疫苗的保護效力通常持續6-8個月,未按時接種新季疫苗會增加感染風險。疫苗所含病毒株與流行株匹配度低時,保護效果也會下降。建議高風險人群每年在流行季前接種最新流感疫苗。
5、防護措施缺失
流感主要通過飛沫傳播,痊愈后若在人群密集場所未佩戴口罩,或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體后觸摸口鼻,可能通過新傳播途徑感染。勤洗手、通風換氣等基礎防護能有效降低重復感染概率。
預防流感重復感染需采取綜合措施。除每年接種流感疫苗外,日常應保持充足睡眠、適量補充維生素D和鋅等營養素。流行季節減少前往密閉公共場所,必要時佩戴醫用外科口罩。出現發熱、肌肉酸痛等疑似癥狀時及時隔離,避免交叉傳播。兒童及老年人可考慮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奧司他韋等抗病毒藥物預防。居所定期開窗通風,門把手等高頻接觸部位可用含氯消毒劑擦拭。通過多維度防護可顯著降低流感再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