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每天測量三次體溫時發現每次體溫都不一樣,這是怎么回事呢?疫情當前,大家都格外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那么寶寶體溫37度正常嗎?寶寶體溫多少度算發燒?
寶寶體溫37度正常嗎?
當你感到頭暈、疲勞和發燒時,你會懷疑你發燒了嗎。拿出溫度計測量,只有36.7℃。幾個小時后,再次測量,顯示37℃,沒有問題。但是晚上,體溫達到37.2℃。這時,很多人開始感到困惑。自從疫情爆發以來,發燒是一件大事。你的體溫在上升。你發燒了嗎?
人體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過去,人們一直認為人體的標準體溫是37℃。人是恒溫動物。通過溫度調節中心的控制,他們可以始終保持相對穩定的溫度,適應周圍復雜的環境。根據常識,人體溫應相對恒定,標準溫度應在37℃左右。
然而,許多研究發現,人們的標準體溫正在逐漸下降。
斯坦福大學進一步研究了人們的體溫。研究結果表明,成年人的平均體溫正在下降,約為每10年0.03℃。自19世紀以來,人類的標準體溫一直在下降,從36.6℃。
此外,BMJ還發表了一項研究。在研究了35000名成年人后,發現人們的口腔體溫約為36.6℃。結合上述研究結果,可以看出人體標準體溫確實有普遍下降的趨勢。
人的體溫不是絕對不變的,而是相對恒定的。
許多人發現,在不同的時間或狀態下測量體溫是不同的。這實際上是人體溫度相對恒定的表現。
影響人體體溫的因素很多,標準體溫的下降就是其中之一。此外,不同的時間、環境、性別、年齡、精神狀態甚至姿勢都會影響人們測量的體溫。
例如,早上起床后測量體溫通常低于下午測量的體溫。下午的平均體溫一般會上升約0.5℃。晚上睡覺前,體溫會逐漸下降,從凌晨2點到6點達到最低點。
成年女性的體溫一般高于男性,約為0.3℃,但在女性不同的生理期,體溫也會波動。在排卵和懷孕期間,體溫會上升約0.5℃,月經期間平均體溫會再次下降。
與嬰幼兒相比,老年人的體溫會相對較低,這也會受到人體代謝的影響。
總的來說,人們的標準體溫逐漸變化,平均體溫下降到36.5℃左右。但在醫學上,37℃仍然被用作標準體溫。
寶寶體溫多少度算發燒?
根據測溫部位的不同,發燒的范圍也不同。腋窩溫度的標準范圍應為36℃至37℃,達到37.5℃可視為發熱。口腔溫度一般比腋窩溫度高0.2℃左右。即使發燒,口腔溫度也超過37.7℃。
當然,是否發燒與體溫無關。例如,當一些人的基本體溫相對較低,體溫升高過大時,他們可能會帶來一些發燒癥狀。典型的癥狀是否有發燒異常。
例如,有些人頭暈、頭痛、發燒,但體溫只有37℃。在這種情況下,這表明標準體溫并不適用于所有人。在判斷是否發燒時,應通過每個人的基本體溫來判斷。
如何測量體溫,才能得到相對準確的結果?
為了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很多人在感到不舒服時會測量體溫,但如何知道自己的體溫是否正確呢?
首先,使用溫度計非常重要。一般來說,我們會用汞溫度計來測量腋窩的溫度。測量時,保持腋窩干燥,用腋窩夾住溫度計的溫度測量頭,至少3分鐘,最好達到5分鐘左右。
取出溫度計后,將其水平放在視線下進行讀數。當溫度超過37.2℃時,很可能已經發燒。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是否服藥降溫。一般來說,輕微的體溫升高可以通過多喝水和休息來改善,人體的體溫控制中心也會迅速反應和調節體溫。
如果一段時間后溫度仍未降低,則應考慮是否存在炎癥、感染等疾病因素。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一些必要的藥物,盡快緩解發燒癥狀,調節體溫。你知道,持續發燒也會使人體面臨一定的風險。高燒會威脅大腦神經,容易誘發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