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網】4月8日,國臺酒業集團總經理張春新在第三屆中國醬酒高質量發展趨勢論壇上表示,在全民拼經濟的背景下,白酒行業較房地產等其他產業有更強勁的恢復能力,恢復得也會更快。
“去年下半年以來,(國臺酒業)通過一手控制發貨節奏,一手活化終端動銷等組合拳,市場上的庫存已回歸合理水平;終端成交價穩中有升;市場更趨向于健康、良性。”張春新表示,把握好發展節奏,管理好市場秩序,解決價格倒掛問題,讓經銷商持續賺錢,是當下和未來永恒的基礎命題。國臺的理念是,行業好的時候,廠商一起多賺點錢,行業調整的時候首先保證經銷商賺錢。
2022年,白酒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經過一路高歌猛進的醬酒調整得更為明顯,庫存高企、動銷不暢、價格倒掛等問題困擾醬酒的發展。疫情防控政策調整之后,白酒消費迎來復蘇,醬酒庫存高企問題有所緩解。
張春新認為,從供給側看,醬酒熱趨向于理性,外部的形勢變化、內部的競爭壓力,會持續推進物競天擇、優勝劣汰、傾向高質量發展的選擇;從需求側看,消費者的醬酒熱仍在持續,不同區域醬酒的消費人群仍在不同程度的擴大;從優質產能供給、醬酒的市場份額及內部品牌集群看,還有相當的成長空間。
“隨著庫存消化、市場治理等被動和主動的綜合調整,醬酒依然會循著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的軌跡,踐行向上向好的發展。”張春新表示,至于本輪調整何時是底,其實這更是一個企業表現的個性問題。國臺的觀點是:盡管處于調整期,但今年肯定比去年好,而好到什么程度,取決于廠商共同努力的內因和外因的綜合作用。
過去幾年,醬酒行業逐漸由“靠品類發財”向“憑本事吃飯”轉變,品類間、品類內,產區間、產區內,品牌競爭更加激烈,甚至慘烈、白熱化。核心產區、前列企業、名優品牌、優質產能、家底厚度、戰略定力將擁有更強的系統競爭優勢和發展空間。
“從一季度的情況看,如果用一個字概括行業特點,我認為就是個‘搶’字。搶時間、搶商、搶終端、搶消費者。”張春新表示,品類間競合的理想很豐滿,而競爭的現實更骨感;品類內,由乘勢擴張向充分競爭轉變,由競爭到內卷,有些區域、有些渠道、有些動作,在一定程度上說殺紅了眼也不為過,大家都在搶市場,搶得來、搶得贏,比拼的是系統競爭力。
在醬酒熱潮下,近年來醬酒企業紛紛擴產,市場上也有醬酒產能過剩的憂慮。權圖工作室的調研數據顯示,2022年醬酒產能約70萬千升,同比增長16.7%,約占白酒產業的10.43%。
國臺酒業集團總經理張春新,來源:國臺酒業
張春新認為,盡管近幾年的醬酒熱催發了產能甚至產區的持續擴大,但國臺始終堅定地認為,醬酒的泛產區、多產區不是壞事,有利于醬香品類更廣泛的普及推廣。在行業調整期、醬酒熱趨于理性的背景下,茅臺鎮核心產區的稀缺價值和比較優勢會得到進一步凸顯。
張春新稱,在行業調整期,品質越來越成為發展的定盤星,品牌越來越成為核心的競爭力,而優質產能決定未來。擴產增能主要看質,好產能是財富、是未來。即便未來幾年后,醬酒產能的充分釋放,優質產能仍是不可多得的稀缺資源和長遠發展的重要支撐。“不要一提未來的產能釋放就憂慮、擔心,是財富還是包袱,取決于產能的質量成色如何。”
對于醬酒發展的未來趨勢,張春新建議,精耕市場,夯實基礎,優化強化全渠道市場體系和專業精準高效有力的市場服務管理體系,既是醬酒新發展階段的邏輯必然,更是市場競爭的關鍵所在。
張春新表示,廠商的長期主義和戰略定力,決定了企業能走多遠,能合作多久。國臺扎根茅臺鎮二十多年,從來沒想著賺快錢。產業建設上,從來都是按照既定的節奏穩步推進。行業不好的時候沒有停下來,行業好的時候,也沒有急躁冒進。
“上一輪調整,我們說了四句話:投糧不減、薪酬不降、員工不裁、擴產不停。現在又逢調整期,還是這四句話。”張春新表示,盡管這兩年的調整,行業和企業都遇到了一些困難,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問題不可怕,國臺的態度是既不回避也不放大,廠商互相選好基本面,審時順勢、積極作為、不急不躁、強基固本、穩健發展、共創共享,就能推動產業不斷走向更高質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