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網】在白酒行業,川黔兩地具有不可動搖的地位,川黔板塊作為中國白酒的核心組成部分,有著不可復制的地理、文化和產區優勢。川酒占全國五成以上的產量,營收也同樣占五成以上;而黔酒占全國4%的產量,利潤卻占據四成以上一個在規模體量上艷冠群芳,另一個在盈利水平上讓人羨慕不已。雖然兩個地區白酒產業結構不同,模式不同,定位不同,發展路徑也不同,但消費者用錢包投票,雙方競爭在營收和利潤上總有個勝負,川黔白酒之爭背后的本質是什么?記者帶你一起深度探討。
川黔白酒發展的現狀
發展各異,戰略不同
4月3日,2023貴州白酒企業發展圓桌會在茅臺舉行。會上公布的《貴州省白酒產業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2022年貴州省白酒總產能約80萬千升,其中醬香型白酒產能60萬千升,約占全國醬香型白酒總產能的80%。2022年,貴州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完成產量(折65度,商品量)28.9萬千升,完成產值1204.4億元、同比增長38.7%,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6.1%、占全省的26.2%,拉動工業經濟增長6.8個百分點。從全國情況看,貴州以占比4.3%的產量,實現了行業銷售收入的30%,貢獻了行業利潤總額的43.9%,與行業“量減質提”的趨勢相比,貴州白酒始終保持“量少質優”的發展特點,在全國白酒行業的重要地位鞏固提升。
雖然四川方面2022年的白酒核心數據還未披露。但通過3月27日,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甘權在“中國酒業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五次(擴大)會議暨中國酒業協會成立三十周年慶典”上做的2022年度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分會工作報告可以分析,2022 年1月至12 月份,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完成釀酒總產量(包裝量折 65 度計)671萬千升,同比下降5.58%,其中四川省總產量占行業比重突破50%達到了51.12%,由此推算四川2022年白酒產量約343萬千升,與官方公布2021年四川白酒產量364.1萬升對比,下降5.8%。
梳理四川和貴州近年的白酒發展戰略,記者發現兩地的側重點存在明顯不同。
四川方面,2017年,四川省提出白酒產業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制定發展戰略。2017年至2022年間,四川省依據此方針展開了一系列戰略改革。酒品創新戰略方面,四川省為提升白酒企業新生代酒類創新能力,促進白酒年輕化、時尚化、國際化,探索中國白酒走向世界更加有效的辦法和途徑,創造性地提出并大力實施“新生代酒品發展戰略”;技術創新戰略方面,四川省全力拓展創新發展新維度,強化技術創新支持,加快建設國家白酒監管技術重點實驗室、國際蒸餾酒品牌中心等高能級創新以及成果轉化平臺,搭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網絡,著力開展白酒品質提升、智能釀造、綠色生態釀造等領域的關鍵技術攻關,推動形成一批與國際接軌的發明專利、產品標準和生產規范,豐富產品的創新,為川酒高質量發展賦能;人才建設方面,持續完善人才引進、選拔、培養、流動、激勵機制,鼓勵國有企業管理部門和產區政府探索給予國有白酒企業在股權、薪酬、分紅等方面更大的自主權,充分調動優秀人才參與川酒發展積極性。
貴州方面,近5年貴州白酒積極與新興產業融合發展,聚焦貴州白酒品牌知名度提升戰略。隨著大數據和電商的快速發展,貴州省抓住信息化、大數據化勢頭,正積極打造完整的數字化產業鏈,為酒企發展電商運營提供支持。今年1月,為深化貴州電商的優勢,貴州省商務廳發布《貴州省推動電子商務發展“十百千萬”工程實施方案》,方案提到貴州省將打造以酒類特色優勢產業為主導的專業型電子商務產業園區,推動白酒等優勢明顯或有潛在優勢的產業發展電子商務,并重點支持白酒等特色優勢產業注冊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此外,《貴州省“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規劃》針對醬香白酒產業集群的建設提到,要推進酒旅融合發展,以酒文化城項目建設為重點,著力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景點和精品酒莊,與自然山水、農業觀光、民族文化等融合打造白酒工業旅游集聚區,推動全域旅游發展。
雖然兩省都針對促進白酒產業轉型升級和規范發展制定了戰略,但可以看出四川省白酒發展戰略側重于從供給側出發進行結構性改革,從酒品創新、技術創新、人才創新戰略等方面入手改革川酒發展戰略;貴州省則注重于產業間融合發展,聚焦于需求端進行戰略改革,借助互聯網、大數據新興產業推動黔酒品牌美譽度提升。事實上,從產品上,兩省發展的側重就有不同。
今年1月,貴州省人民政府官方網站公布2023年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內容,“推動醬香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被納入2023年重點工作當中;剛剛發布的《貴州省白酒產業發展報告(2022年)》也顯示,2022年貴州省白酒總產能約80萬千升,其中醬香型白酒產能60萬千升,約占全國醬香型白酒總產能的80%。貴州是中國醬香型白酒標志性原產地,而四川是中國濃香型白酒的發源地和主產地。202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推動四川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指出發揮全國濃香型白酒強省和唯一的 “濃醬雙優”省獨特優勢;加強傳統釀造工藝的保護和傳承,鞏固濃香型白酒的優勢地位,穩步提升醬香型白酒產能。
濃醬之爭,難分高下
兩者不是“非此即彼”
濃香型白酒,是中國白酒中產量最大、覆蓋面最廣的一個香型。濃香型白酒以糧谷為原料,經傳統固態法發酵、蒸餾、陳釀、勾兌而成,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物質,具有以己酸乙酯為主體復合香的白酒。產品按酒精度分為高度酒和低度酒,高度酒酒精度是41%vol-68%vol,低度酒酒精度是25%vol-40%vol。
從地理氣候角度,四川被分為7個氣候區域,除了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區,其余五個全部屬于盆地,和白酒相關的濃香型白酒企業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里,但五個不同盆地氣候區域,釀酒工藝雖然相似,而酒體風格迥異。瀘州和宜賓,是川派濃香的代表酒,單糧香瀘州老窖和多糧香五糧液的所在地,屬于盆地南部。盆地中部有沱牌舍得酒和水井坊酒,沱牌舍得所在地射洪縣,在盆地的中部偏北的地方;水井坊所在地在成都市內,就是原來的全興酒廠。以生產原酒著名的邛崍、生產劍南春的綿竹都分布在盆地西北部氣候區域內。
醬香型白酒是以高粱、小麥、水等為原料,經傳統固態發酵、蒸餾、貯存、勾兌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呈色物質,具有醬香風格的白酒。高度酒的酒精度在45%vol-58%vol;低度酒的酒精度在32%vol-44%vol。和別的白酒香型標準不同,醬香型白酒標準中產品分級是分成兩類,第一類是以大曲為糖化發酵劑生產的醬香型白酒可分為優級、一級、二級;第二類是不以大曲或不完全以大曲為糖化發酵劑生產的醬香型白酒可分為一級、二級。
醬香酒產區在貴州有茅臺鎮,這里除了茅臺酒廠,還有國臺酒業、釣魚臺酒業、懷莊酒業等;赤水河谷產區,有貴州習酒;部分高海報地區,位于畢節市金沙縣的金沙酒廠,海拔在1400米,遠高于茅臺鎮和吸水鎮的500米海拔。
不得不承認,近年來醬香型的白酒熱度持續延燒,曾經一統天下的濃香型白酒市場正在被一點一點蠶食,濃香型白酒一直以來的優勢也受到了威脅。中國白酒行業進入了激烈的存量市場的競爭時代,近年來產量降而利潤增,意味著高端正在“打敗”低端,而消費者在醬香和濃香的選擇上,是否是非此即彼的呢?
事實上,二元零和思維方式是無法厘清問題的。在行業集中度和品牌集中度提升,產業高端化多元化發展的趨勢下,不管是濃香還是醬香,香型本身不存在競爭,只關乎消費者的喜好和習慣問題,換句話說濃醬香型之爭的問題并不成立。然而,濃醬背后的品質與品牌競爭才是最核心的問題。未來的白酒市場,渠道、資本等都將持續向高品質、強品牌的企業聚集,企業只有更加注重品質化和品牌化發展,才能在市場中立足并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