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怎么治好除(十二指腸潰瘍怎么治)

5424

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可通過藥物治療、飲食調整、生活方式干預、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手術治療等方式治療。十二指腸球部潰瘍通常由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使用非甾體抗炎藥、胃酸分泌過多、應激因素、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


1、藥物治療


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患者可遵醫囑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如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雷貝拉唑鈉腸溶片等質子泵抑制劑,或法莫替丁片、雷尼替丁膠囊等H2受體拮抗劑。若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需采用含鉍劑的四聯療法,如膠體果膠鉍膠囊聯合阿莫西林膠囊、克拉霉素片、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混懸凝膠、枸櫞酸鉍鉀顆粒等也有助于潰瘍愈合。


2、飲食調整


患者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過冷過熱、油炸及濃茶咖啡等食物,選擇易消化的米粥、面條、蒸蛋等軟食。少食多餐,每日進食5-6次,減少胃酸對潰瘍面的刺激。可適量攝入富含優質蛋白的魚肉、瘦肉,以及富含維生素C的西藍花、獼猴桃等促進黏膜修復。


3、生活方式干預


戒煙戒酒,煙草中的尼古丁會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酒精可直接損傷胃腸黏膜。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減少精神壓力,可通過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緩解焦慮情緒,因長期應激狀態會刺激胃酸分泌。


4、根除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主要病因,需通過碳13/14呼氣試驗確診。標準四聯療法包含質子泵抑制劑、兩種抗生素和鉍劑,療程通常為10-14天。治療結束后需間隔4周復查,確認根除成功以避免復發。


5、手術治療


對于出現穿孔、大出血或幽門梗阻等并發癥,或經規范藥物治療無效的頑固性潰瘍,可能需行胃大部切除術、迷走神經切斷術等外科手術。術后需長期隨訪,監測營養狀況和可能的并發癥如傾倒綜合征。


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患者應定期復查胃鏡監測愈合情況,治療期間避免自行服用非甾體抗炎藥。日常注意腹部保暖,餐后1小時內避免平臥。若出現嘔血、黑便、劇烈腹痛等急癥表現需立即就醫。愈后仍需保持健康飲食和生活習慣,降低復發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