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撲電復律后的生存期因人而異,主要取決于基礎心臟疾病控制情況、是否規范治療及日常管理效果,多數患者可長期生存。
房撲是一種快速性心律失常,電復律能迅速轉復為正常心律,但患者遠期預后與基礎心臟病密切相關。無嚴重器質性心臟病者,經電復律及藥物維持治療后,多數可保持竇性心律多年,生活質量接近常人。合并冠心病、心肌病等器質性疾病時,需同時控制原發病,規范使用抗凝藥預防血栓,定期隨訪調整治療方案,此類患者5年生存率仍較樂觀。年齡因素會影響預后,老年患者可能因合并癥增多導致生存期縮短。術后堅持低鹽低脂飲食、戒煙限酒、適度運動等生活方式干預,可顯著改善長期預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現房撲復發,需根據情況選擇再次電復律或射頻消融手術。
建議房撲患者術后定期復查心電圖和心臟超聲,嚴格遵醫囑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監測血壓血糖指標。出現心悸、氣短等癥狀及時就醫,避免劇烈運動和情緒激動。保持規律作息與均衡營養,限制咖啡因攝入,有助于維持心臟電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