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尿道瘺通常可以進行微創手術治療,具體手術方式需根據瘺管位置、大小及患者個體情況決定。
對于位置較淺、范圍較小的直腸尿道瘺,腹腔鏡手術是常見的微創治療選擇。該技術通過腹壁小切口置入操作器械,在影像系統輔助下完成瘺管切除與組織修復,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優勢。術后可能出現短暫尿頻或輕度肛門不適,多數在1-2周內緩解。患者需保持會陰清潔,使用碘伏溶液每日消毒,避免排便用力。飲食上選擇低渣流食過渡到普食,補充蛋白粉促進創面愈合。
當瘺管累及復雜解剖結構或合并嚴重感染時,可能需要中轉開放手術。這種情況多見于外傷性瘺管或克羅恩病繼發瘺管,需先控制感染再行分期手術。術后需留置導尿管2-4周,定期膀胱沖洗防止尿路感染。長期隨訪需關注排尿功能與直腸排便功能,必要時進行尿流動力學檢查。特殊人群如放療后瘺患者,應評估組織血供后再決定術式。
無論采用何種手術方式,術后3個月內都應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建議每3個月復查直腸指診與尿道造影,觀察愈合情況。出現發熱、膿性分泌物或尿糞混合等癥狀時需立即就醫。日常保持每日2000毫升飲水量,適量補充維生素C片劑促進膠原合成,但須遵醫囑控制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