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孩有心臟病的表現(怎么判斷孩子心臟不好)

5424

兒童心臟病可能表現為呼吸急促、活動耐力下降、口唇發紺、反復呼吸道感染及生長發育遲緩等癥狀。心臟病在兒童中可能由先天性心臟結構異常、心肌炎、心律失常、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或風濕性心臟病等引起,需通過心電圖、心臟超聲等檢查確診。若發現相關癥狀,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到兒科或心血管專科就診評估。


1、呼吸急促


兒童安靜時呼吸頻率超過年齡正常值或輕微活動后明顯氣促,可能與左心功能不全導致肺淤血有關。先天性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疾病可引發該癥狀,常伴隨喂養困難。醫生可能建議使用地高辛口服溶液增強心肌收縮力,或呋塞米片減輕液體潴留,嚴重時需進行介入封堵手術。


2、活動耐力下降


患兒在跑跳等運動后易疲勞、蹲踞休息,常見于法洛四聯癥等紫紺型先心病。缺氧導致機體代償性減少活動量,可能伴有杵狀指趾。需通過血氧監測評估缺氧程度,必要時服用鹽酸普萘洛爾片緩解右心室流出道痙攣,外科矯治手術是根本治療方式。


3、口唇發紺


皮膚黏膜呈現青紫色多因血液中還原血紅蛋白超過50g/L,提示存在右向左分流型心臟病如大動脈轉位。寒冷刺激或哭鬧時癥狀加重,可能并發缺氧發作。需緊急吸氧并使用嗎啡注射液鎮靜,長期需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預防血栓,擇期行Switch手術矯正血管位置。


4、反復呼吸道感染


室間隔缺損等左向右分流先心病可引起肺血流量增加,導致支氣管黏膜充血易感染。表現為頻繁肺炎、支氣管炎,使用頭孢克洛干混懸劑抗感染后易復發。需接種肺炎球菌疫苗預防,心內畸形修補術后感染頻率可顯著降低。


5、生長發育遲緩


心臟泵血功能不足導致組織灌注減少,表現為體重增長緩慢、身高低于同齡人。擴張型心肌病或嚴重瓣膜病變患兒多見,需加強營養支持并限制鈉鹽攝入。靜脈注射用磷酸肌酸鈉可改善心肌能量代謝,終末期需考慮心臟移植。


日常需避免劇烈運動及情緒激動,定期監測心率和血壓變化。保證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少量多餐減輕心臟負荷。注意預防呼吸道感染,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嚴格按醫囑服藥并定期復查心臟超聲,避免擅自調整藥物劑量。若出現拒食、嗜睡或水腫加重等表現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