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酒類流通企業入股,全興能否走好名酒復興這盤棋?

5424

【中國白酒網】近日,四川全興酒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全興酒業”)發生股權變更,寧波歌德盈香酒業有限公司成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寧波歌德盈香酒業有限公司由酒類流通企業歌德盈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歌德盈香”)間接全資控股。

作為中國的老八大名酒之一,全興大曲曾有過不錯的業績。2001年全興大曲及系列酒營收近6億元。然而,在經歷了被全興集團剝離、被上海市糖業煙酒(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上海糖酒集團”)收購后,全興酒業錯失了黃金發展期,全興大曲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名酒復興成當下熱潮,在全興酒業總經理祝勇看來,全興的復興是一盤大棋,棋眼就在當下的“十四五”。此次與酒類流通企業聯手,能否重燃品牌熱度,下好全興復興這盤棋?

在業內人士看來,歌德盈香看中的是全興老名酒的基因,而全興酒業看中的是歌德盈香在老酒市場以及流通渠道的影響力。也有白酒專家認為,全興的優勢在于老名酒的光環和曾經的全國市場布局,老名酒有再次發力的基礎底蘊,與流通企業聯手有助于重奪江湖地位。然而,全興還面臨品牌低端化的形象認知,品牌重塑是核心,后續能否做好企業品牌文化的挖掘推廣,以及品質教育的延伸或是復興關鍵。

寧波歌德盈香入股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系統顯示,全興酒業6月7日發生股權變更,成都工慧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成都金瑞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退出股東行列,寧波歌德盈香酒業有限公司成為其第二大股東,認繳額3696萬元,持股33%;控股股東仍為上海糖酒集團,持股67%。同時,公司新增劉曉偉為董事,天眼查顯示,劉曉偉是寧波歌德盈香酒業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實控人,也是歌德盈香的實控人和法定代表人、董事長。

寧波歌德盈香酒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 年,由歌德盈香間接全資控股。歌德盈香成立于2012年3月,注冊資本1.84億元,凈資產逾16億元,是酒類流通領域有影響力的企業,下轄歌德盈香陳年白酒運營、品牌白酒代理,“也買酒”新零售及酒行業投資并購業務。

記者注意到,歌德盈香與全興酒業的牽手早在一年前就有端倪。2021年7月,上海糖酒集團與歌德盈香戰略合作簽約,雙方計劃在酒業投資、品牌發展、渠道建設等多方面展開合作,加速全興酒業復興。全興酒業當時稱“將借力歌德盈香對高凈值人群的吸引,拓展中高端產品系列的圈層認知,快速實現全興產品與終端的跨層嫁接。”

白酒分析師、知趣咨詢總經理蔡學飛分析認為,歌德盈香入股全興酒業,是產業鏈向上升級的表現。“歌德盈香在酒類銷售層面擁有一定渠道優勢,但由于沒有生產端資源,定價權一直不高,而全興酒業擁有老酒與名酒基因,目前也處于低谷期,對于歌德盈香而言,無論是從投資性價比還是從產業向上游延伸看,都符合其發展趨勢,能夠讓其獲得更強的行業定價權,提高產業鏈話語權。”

事實上,并購酒廠打造自有品牌,成為當前不少酒類供應鏈企業的新選擇。今年5月,供應鏈企業怡亞通收購茅臺鎮產能第四的酒企大唐酒業。

白酒分析師、武漢京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肖竹青認為,入股上游是很多流通大商的夢想。同時他認為,全興酒業與歌德盈香的合作屬于各取所需,歌德盈香是有影響力的老酒交易平臺,全興酒業背后持股方也是看中了歌德盈香在老酒市場的龍頭企業地位。

全興酒業與歌德盈香接下來會有哪些合作?7月4日-7月5日,記者分別致電歌德盈香及全興酒業方面,截至發稿,均未對此有明確回復。

從“老八大”到被淡忘

公開資料顯示,全興酒最早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一位釀酒師在唐時名酒“錦江春”原址開設了“富春燒坊”;1786年,“富春燒坊”改建為“福升全酒坊”;1951年,政府采用贖買方式接納了“福升全”,成立“國營成都酒廠”,并聚集成都“全興成”等八大名酒號的大酒師,釀制出“全興大曲”。全興大曲曾在1963年全國第二屆評酒會上被評為“全國八大名酒”之一,在1989年全國第五屆評酒會上被評為“全國十七大名酒”之一,此外全興大曲還是“川酒六朵金花”之一。

20世紀80年代,“國營成都酒廠”更名為“四川成都全興酒廠”,1997年,又更名為“四川成都全興集團有限公司”,后入主四川制藥完成借殼上市,上市主體為四川全興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全興股份”)。

彼時,全興大曲和水井坊兩大品牌成為全興股份營收的重要支柱。據全興股份2001年年報顯示,當年公司酒類營收為7.75億元,其中全興大曲及系列酒營收5.89億元,水井坊及其系列酒營收1.86億元。在此后幾年,全興股份加大了對水井坊的開發和投入,水井坊成為其重點培育的高檔品牌,而全興大曲則轉向中低端路線發展。

2006年起,外資企業帝亞吉歐逐步取得全興集團的主導權,并成為全興集團子公司水井坊的大股東。而在此期間,全興酒業被全興集團剝離,全興大曲的命運被改寫。根據第一財經日報2013年的報道,白酒營銷專家王傳才當時接受采訪時稱,全興集團改制以來,就面臨一個問題,帝亞吉歐要想收購,就必須將全興酒業剝離出去。“改制使得一個中國名酒被蛻化成一個空殼。”事實上,在逐漸剝離全興酒業的過程中,集團對全興酒業的關注與投入都有所降低,“到剝離的時候,全興酒業銷售額已經很低。水井坊推出后,全興這一品牌就逐漸從原有的渠道退出來了,全興大曲市場出現萎縮。”上述報道提到。

2011年,光明集團全資子公司上海糖酒集團收購了67%的全興酒業股權,也意味著獲得了全興大曲這一品牌。同時,上海糖酒集團還擁有金楓酒業等,在外界看來,收購全興是寄希望實現多酒種發展的戰略性突破。

然而,全興大曲并未再續往日成績。7月5日,河南鄭州一位白酒經銷商告訴記者,全興雖然是老品牌,但據其觀察,當地的市場需求并不高。“這幾年很少在市場上看到,可能大家已經對它淡忘了”,全興品牌宣傳不夠,在消費者心中的認知度逐漸下降,疊加當下醬酒熱度高,一線名酒下沉市場等多因素,致使全興品牌在當地市場的影響力式微。

白酒分析師、中原基金大消費執行合伙人晉育鋒對記者分析稱,上海糖酒集團的渠道網絡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而全興雖是全國化布局,但歷史上的主銷區一直在中原、華北和東北,這也意味著上海糖酒集團對全興賦能有限,也難以實現有效協同。

實現復興還需品牌重塑

近幾年,隨著行業集中度的提高以及消費者對名酒越來越青睞,白酒向品質回歸、向名酒回歸逐漸成為市場共識。以老酒賦能實現名酒復興成為不少酒企重要的戰略布局,并寄希望借此重回一線陣營。其中,山西汾酒提出“三分天下有其一”作為汾酒復興的階段性目標。而在老八大名酒中,西鳳酒也提出復興西鳳、再造西鳳,回歸一流名酒陣營目標。

在這一機遇下,全興酒業也試圖開展一系列品牌復興的行動。據了解,2020年以來,全興酒業深入到全國多個城市進行品牌推介,拓展市場。在今年6月舉辦的2022全國品牌推介會上,全興酒業提出“全興+”,希望通過聯合等形式,將品牌良性發展的人、財、物乃至理念進行深度融合和資源優化。同時全興酒業以“熊貓+全興大曲”為兩大品牌體系,進行產品升級、培育不同價格帶產品,欲實現加速跑。

全興酒業采取的一系列舉措取得了一定成果。根據全興酒業2021年度經銷商大會發布的數據,全興連續第五年實現營收、利潤雙增長。2021年,全興在川渝市場業績同比增長160%,樽系列終端數據增長380%。不過,具體的營收數據并未公開發布。

在全興酒業總經理祝勇看來,全興的復興是一盤大棋,棋眼就在當下的“十四五”,他同時提出全面加快復興速度,力爭完成三年漲三倍、五年翻三番的“3353”愿景目標。

事實上,白酒行業需要熱度和關注力,更需要有提升品牌、提升影響力的平臺和流量資源。

在晉育鋒看來,全興的優勢在于老名酒的光環和曾經的全國市場布局,在市場集中度日益向傳統名優白酒集中的大趨勢下,老名酒有再次發力的基礎底蘊。同時他也認為,全興實現復興夢需要品牌、產品、推廣、合作模式、渠道政策等多方因素共同形成合力,“品牌重塑是核心,其次是消費者對全興原有的‘名酒中的民酒’這一認知,如何轉化為‘有效的’產品力。”

晉育鋒進一步解釋稱,全興想要延續品牌熱度,需要在包裝和口感方面都能獲得消費者的普遍好評,才能形成有效產品力。“有好評才有復購,有復購才有美譽度乃至忠誠度,之后才能擴大渠道覆蓋率,提升市占率。”肖竹青也認為,“消費者愿意買和渠道愿意賣,這是全興復興的兩大關鍵點”。

此外,蔡學飛認為,全興在名酒復興中還面臨品牌低端化的形象認知,且已經固化,“目前推出全興大曲+熊貓的雙品牌路線符合全興的發展態勢,有一定的市場機會,但是后續表現依然要看企業品牌文化的挖掘推廣,以及品質教育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