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透視史上最大規模糖酒會:場面火爆與行業調整并存

5424

【中國白酒網】“去年的糖酒會幾乎沒有觀眾,都成了我們設備商的交流會。今年糖酒會今天(4月12日)上午就來了幾十個客戶咨詢,他們都是有擴產意向的。”青島日清食品機械公司總經理于波向表示。

4月12日-14日,第108屆全國糖酒會在成都召開。進入后疫情時代,本屆糖酒會迎來了“報復性參展”——首次實現成都市兩個主要展覽場館面積滿用,展覽總面積32萬平方米,再度刷新全國糖酒會展覽規模紀錄。

擁有68年歷史的糖酒會有食品行業“風向標”“晴雨表”的作用,對消費和內需市場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成都市市長王鳳朝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本屆糖酒會是今年全球食品和酒類行業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展會,40多個國家地區的6500余家企業踴躍參展,客商人數有望突破30萬人,規模創歷屆之最,對提振行業信心、消費信心意義重大。

史上規模最大的糖酒會

從4月8日開始,成都的一些街道滿是掛滿宣傳袋的行人,里面還塞了很多零食,被戲稱為“沒有一個行人可以空手離開”“免費零售吃不了‘兜’著走”,還有各種裝扮和舉牌的隊伍,這成為一道蔚為壯觀的街景。

按照傳統,在官方主辦的在展覽館舉行的正式展會之前,在成都各大酒店已經開始舉行各類展覽交易,被稱為糖酒會的“酒店展”。因此,在這些酒店和街道出現了人山人海的場景,一些酒店觀眾數個小時都擠不進去,酒店被迫進行了限流。

這與去年的冷清場景形成了天壤之別,人們說“糖酒會回到了它應該有的樣子”。在酒店展期間,某品牌在成都某酒店5天投入300萬元(不含裝修)的“天價”展位費來展出新品,被稱為本屆糖酒會的展位王,展商的踴躍由此可見一斑。

北京首農食品集團旗下古船食品的一位銷售經理表示,企業參加糖酒會的目的主要是三個:一是觀察行業尤其是競爭產品的情況;二是展出新品和招商,以及與經銷商交流溝通;三是展示品牌,“招商多少并不是最主要的目的。”

官方通報,本屆展會共有6517家國內外知名食品和酒類企業參展,展商展品來自42個國家和地區。在展會舉辦同期,組織機構還圍繞酒類行業和食品行業兩大主線,配套組織近百場行業論壇活動。

“食品行業產品和消費者口味變化很快,參加糖酒會可以觀察行業最新變化,看看今年將流行的新產品,消費新風向。”一位來自湖北的經銷商表示,此次是受品牌商邀請來參會,她也在考察其他品牌和其他產品,同時,品牌商也想收到經銷商的反饋,了解市場情況。

不僅在傳統品牌非常踴躍,一些線上網紅新消費品牌也積極參展。杭州微念此次帶來“李子柒”和“臭寶”兩個品牌來參展。微念品牌策劃負責人表示,不僅在西博城展觀展中占有兩個展位,而且還參加了糖酒會正式開幕前的酒店展。

這位負責人表示,公司很重視線下傳統經銷渠道,不只在線上發展。目前,李子柒品牌旗下已經有10萬家門店,而臭寶品牌也有5萬家門店,此次糖酒會希望重點發展擁有機場、火車站等資源的經銷商。

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消費者與市場研究中心負責人卞祺在發布《2023中國食品消費趨勢白皮書》說,“去年11月份,我們發布上一份白皮書的時候,很多人跟我講,感覺接下來沒有信心,這個冬天究竟什么時候結束?但是,今年四月我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氣氛。”

這種氛圍的變化在食品機械展區感受也很明顯,機械設備更能反映食品生產商的生存狀況和市場預期。

日清機械有30多年的歷史,主要生產食品包裝設備。于波說,“我們的客戶大都是比較固定的。最近這兩年,我們接到的維修聯系都是陌生的客戶,說明疫情這幾年死掉了一大批食品企業,這些設備被二手賣給另外的企業。”

因此對比來看,于波認為消費在快速恢復。他說,由于疫情以及防控限制,去年糖酒會很冷清,而今年糖酒會觀眾和客戶大量增加。不僅如此,他還發現,今年食品機械展區增加了很多灌裝類的機械設備展商,這些設備主要用于酒水飲料。

“我們這個行業有個特點就是設備可以用10多年,中間可以根據產品調整,但是要持續用。如果生產線停了幾年,那就得買新的設備。所以,今年我們的市場會比往年好。從這些客戶咨詢的情況來看,他們準備購置設備主要是擴產。”于波說。

消費恢復基礎不牢固

在4月12日舉行的CFDF全球食品創新論壇上,凱度集團大中華區CEO暨凱度BrandZ全球主席王幸表示,從全球的數據庫來講,尤其是在大中華區,消費信心在逐步地增強。如果說中國的經濟正在回暖用哪個詞比較確切,那就是中國消費者的信心在漸進式回暖。

王幸表示,“很多品牌的管理者,全球的CEO都在問我們,中國的消費者是不是疫情之后出現了很嚴重的消費降級,我們的回答是我們并沒有看到太大的消費降級的可能性,因為從消費者的態度來講,品質仍然受到重視。比如,和去年同期相比,那些看中品質的消費者的比例在明顯的增加,那些看中性價比的消費者的比例在下降。”

然而,就在大家對糖酒會火爆場面做出消費復蘇樂觀判斷的同時,一些細分行業內部也同時增加了需求不足和競爭加劇的擔憂。

首當其沖的就是最近幾年高歌猛進的白酒行業。在此次糖酒會期間,盛初咨詢董事長王朝成拋出一個引發廣泛影響的觀點——酒業整體將長期進入銷量負增長、收入低增長或0增長、利潤低增長的“內卷時代”,并且很可能剛剛開始。

4月12日,2023中國名優酒文化節暨中國酒業大會上發布的《2023年中國白酒行業消費白皮書》顯示,自2017年以來,白酒的年總產量便開始逐年下降;隨著產量增速的持續下跌,2019年起產量開始出現負增長,產量增速為-0.8%,2022年該值下滑至-5.6%。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4月3日在出席貴州白酒企業發展圓桌會議上表示,我們需要看到也不可忽視白酒產業在高速增長周期中積累的諸多問題也隨著經濟大環境影響而逐漸顯現,長期積累的內部和外部矛盾已經突破臨界點,雖然產業經濟指標仍保持增長,但正面臨著從產業結構內部變革到市場消費外部變化等多方面因素的疊加壓力。

面臨行業變局的不只白酒。“你看來參展的調味品企業那么多,這反而說明競爭很激烈,生意不太好做。前幾年調味品行業發展很快,生意比較好做,但是很多人進入這個行業,競爭就加劇了,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一位來自江西的調味品經銷商反映。

在食品飲料行業中,調味品的關注度僅次于白酒。在過去10年,調味品行業也是高速發展,尤其是在疫情期間還逆勢增長。但是,進入后疫情時代,調味品行業卻面臨調整局面。

艾媒咨詢發布的《2022~2023年中國調味品行業商業洞察及發展潛力研究報告》顯示,2014~2020年,調味品企業數量從注冊18982家增長到注冊90991家。2021年新增調味品注冊企業數量下降到35764家。報告認為,未來調味品行業將會進一步優勝劣汰。

產能過剩、需求低迷成為一些行業的現狀。前述古船食品的銷售經理也感嘆,生意難做,競爭太激烈了。他說,市場供應大量增加,需求卻沒有增長,傳統商超渠道的銷售還急劇下降。現在成本都差不多,大家都在比價格,價格戰比較明顯。

古船食品主要生產面粉。受疫情多發、麥價上漲等因素的影響,2022年被稱為面粉行業發展的分水嶺,業內人士稱,目前中小面粉企業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期。上海鋼聯農產品網的數據顯示,全國制粉企業產能過剩,中小企業開機常年維持在40%左右。

不僅如此,前述來自湖北的經銷商向記者表示,“在年初春節掀起一輪消費高潮之后,最近又降下來了。”而這個判斷也得到了官方的佐證。

4月11日,四川省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激活消費、擴大內需工作。會議指出,今年以來四川省消費運行呈現快速恢復的良好態勢,特別是春節期間出現一波消費爆發式回補,之后消費熱度、消費意愿、消費需求又不同程度回落,這些都反映出四川消費向好基礎仍不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