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遺傳學在輔助生殖中的深入,試管嬰兒醫生從來沒有如此重視過染色體。在研究了很多的胚胎培養、著床失敗、胎停流產,在內膜、囊腫、線粒體、免疫等方向上反復糾結之后,重新聚焦到染色體上來。
1什么是染色體/基因?
人類有23對染色體,正常情況下除了性染色體(XX或者XY)外,每一對染色體都是兩條,即二倍體。
在染色體上包含多個DNA片段,每個片段是一個基因。23對染色體上面分布著大約5-10萬個基因。
染色體異常中最典型和最常見的是非二倍體,即某一條染色體的數量只有一條或者三條。最常見的是21三體唐氏綜合癥(即21號染色體有三條,也稱先天愚型),其次是18三體愛德華癥(18號染色體有三條)。
除了非二倍體,還有染色體結構(比如羅氏易位)以及基因層面的異常。目前已知的基因遺傳病有7000多種,其中400多種可以被三代試管PGD/PGS技術檢出。
2染色體問題有多普遍?
每100個受精卵有45個存在染色體異常
?這就是為什么即使子宮很好有些胚胎還是不著床
每100個成功著床的受精卵中25個存在染色體異常
?這就是為什么著床后可能沒有胎心或胎停流產
3為什么發生染色體異常?
1、大齡生育,減數分裂異常導致染色體不分離 non-disjunction
2、輻射,導致染色體確實、易位或斷裂
3、病毒,如German Measles風疹
4、自體免疫性疾病
5、化學藥品 如化療藥物 anti-mitotic drugs
受精卵的染色體源于卵子和精子。卵子成熟過程中會發生減數分裂,即從兩條染色體拆分成單條染色體,受精后再與精子的單條染色體重新結合成二倍體。
老化的卵子更容易發生減數分裂異常,也就是成熟卵子中將帶有0條或2條染色體,受精以后會導致受精卵的染色體變成1條或者3條,非二倍體的概率增加。
卵母細胞減數分裂異常導致受精卵染色體異常
所以,染色體異常才是卵子老化質量下降的第一大殺手。
4染色體異常與年齡的關系
40歲以上染色體異常率為58%,45歲以上異常率竟然高達84%。
由此證實40歲以上受精卵的發育,即使表面看上去正常,級別再高,實際上染色體的異常率高也是不可避免的,這也是高齡妊娠流產率高的原因所在!
甚至囊胚也不能幸免?
是的,一般人認為能夠走到第5天囊胚的受精卵,都是屬于質量好生命力旺盛的。實際上囊胚的染色體異常率確實會小于初期胚,但是依然有40~70%!
5不著床也許是染色體的錯?
是的,大部分有染色體問題的胚胎會以停止分裂、不著床、著床后停止發育等方式在第一妊娠期內(前12周)自然淘汰。99%的早期流產是胎兒的原因,而不是母體的原因。
患者有過3-5次移植不著床就非常困擾,糾結于內膜、囊腫、免疫抗體等方向上。實際上如果子宮條件基本正常的情況下還發生反復著床失敗,解決思路的優先順序應當是培養囊胚,并且做三代試管PGS染色體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