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胎盤早剝與5大原因有關 準媽媽們要學會預防手段

5424

胎盤早剝是指孕婦在懷孕后20周或分娩期間,部分或全部胎盤在分娩前出現子宮壁拋出現象。孕婦不僅會引起明顯的腰腹疼痛,還會引起貧血和休克。因此,孕婦應了解胎盤早剝的一些原因,希望孕婦能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加強自己的預防工作。


孕婦應了解胎盤早剝的原因

孕婦胎盤早剝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孕婦在懷孕期間不加強預防工作,受到外力沖擊,很容易引起胎盤早剝。如果孕婦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會引起血管疾病、痙攣和血腫,使胎盤逐漸從子宮壁中分離出來,出現胎盤早剝。


胎盤早剝是孕婦的重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1、血管因素:如妊高征患者、腎病患者,血管比較脆弱;

  2. 2、機械因素:如創傷、腹部直接外力沖擊;胎兒位置異常也容易出現胎盤早剝;臍帶過短或頸部周圍臍帶,胎兒暴露在分娩過程中迅速下降,也可能導致胎盤早剝;

  3. 3、胎膜早破時,大量羊水突然涌出,也會導致子宮腔變小,導致胎盤早剝;

  4. 4、有些病人習慣吸煙、吸毒,如吸可卡因,也會影響血管脆性;

  5. 5、與孕婦的年齡和分娩次數有關,胎盤早剝的機會越大,此外,更重要的是產婦分娩次數越多,胎盤早剝的風險幾何增加,所以分娩次數越多,年齡越大,分娩風險越高。

Tips:

當孕婦出現胎盤早剝時,會出現陰道出血、更多出血、深紅色,有時會突然出現持續性腹痛或腰酸、腰痛,因此,孕婦在懷孕期間出現這樣的癥狀,應警惕是否是胎盤早剝,應及時去醫院。


胎盤早剝更危險,如果胎盤剝離面積大容易危及胎兒和孕婦的生命安全,但胎盤早剝可以預防,孕婦應注意生活和飲食護理,避免外出摔倒或碰撞,也要注意孕期血壓監測,避免妊娠高血壓。


如果你想防止胎盤早剝,以下四點可能會幫助你:


  1. 1、產前檢查不能少:孕婦在整個懷孕期間,應聽從醫生的安排,定期進行妊娠檢查,在妊娠晚期分娩前,檢查不可缺少。通過充分的分娩檢查,可以盡快發現胎兒的異常功能,通常如果孕婦有胎盤早剝,通過b超檢查可以發現;

  2. 2、預防并發癥:懷孕期間應警惕各種并發癥,特別是老年孕婦容易出現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生活中應保持良好的情緒和規律飲食,如突然出現高血壓、蛋白尿、水腫等癥狀,應立即就醫,積極應對治療;

  3. 3、保護自己:腹部撞擊、擠壓是胎盤早剝的主要原因,所以妊娠晚期越多,腹部越應保護,避免去擁擠區域,盡量避免獨自旅行,外出時可選擇出租車、家庭駕駛等方式,避免腹部擠壓;

  4. 4、妊娠期血壓監測:醫學研究發現,20%的胎盤早剝是由高血壓引起的。妊娠期高血壓孕婦胎盤早剝的概率是正常血壓孕婦的5倍。因此,平時一定要注意血壓檢測的監測。高血壓孕婦不宜讓血壓波動過大。他們應該注意飲食護理。高脂肪、高膽固醇和高糖的食物應該盡量少吃。

Tips:

一旦發現胎盤早剝問題,應立即咨詢醫生,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特別是妊娠晚期胎盤早剝,當威脅胎兒健康時,應建議醫生選擇剖宮產等更安全的方法,以免對胎兒造成傷害。